【周报——从今天起,和“上证指数”说再见!】

发布于2020-06-09 17:36:19

  “上证指数”全称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作为A股历史最悠久的指数,该指数长年以来都被A股股民和各大财经节目所津津乐道。而由于上证指数常年来的疲弱表现,也衍生出了很多相关的段子,比如“十年上涨幅度为零”等等。

  然而我认为,大部分股民对于你所熟悉的“上证指数”并没有那么熟悉,不信请回答以下几个关于上证指数的问题:

  1、沪深300指数共有300个指数成分股,请问上证指数共有多少个指数成分股?

  2、上证指数的第一大权重股是哪家公司?

  3、上证指数成分股是否包含ST股?

  4、上证指数成分股是否包含B股?

  5、上证指数是否有“定期筛选优胜劣汰”的机制?

  相信没多少投资者能够完整回答上述5个问题,如果你对你讨论问题的对象都没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那么讨论这个对象是否有意义呢?

  纵观海外资本市场的主要代表性指数都是“成分股指数”而非“综合指数”。如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顾名思义都是由相关数量的标的所组成的“成分股指数”。而成分股指数的优势在于“对指数成分股定期进行筛选”,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优胜劣汰机制”;与成分股指数相比综合指数更像一个“大熔炉”,某一板块的所有上市公司无论优劣都是成分股指数的权重股,叠加A股鲜有退市案例,因此客观上使得上证指数成为了一个“貔貅指数”。

  从国内公募基金的主动偏股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来看,绝大部分都以沪深300指数而非上证指数作为“业绩基准”,因此可见上证指数在机构投资者心中并非反映市场真实状态的指数。

  如果你想让你的投资框架和理念变得更专业,首先就要了解专业投资者的研究框架和思考方式。因此平日里在财经节目和自媒体中,我也甚少谈到上证指数。而对于身边那些围绕上证指数争论不休,似乎“掌握了上证指数就掌握了致富密码”的股评家们,我也只能一笑了之。“选股”更赚钱还是“择时”更赚钱?相信大家在今年的行情中自有公论,更何况你的“择时基准”——上证指数,还是一个严重失真不能代表全市场运行情况的指数。

分析师杨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