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化身“微博基金教主”以来,在外出路演的时候经常被很多观众问到一个问题——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孰优孰劣”?在微博和公众号中也有很多粉丝持有同样的疑问。
而我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低净值人士,在理财初期由于一直“够不到私募最低认购起点”的门槛,所以始终以公募基金投资为主,从未做过任何私募基金的持有人。而近几年来,随着参加了近百场的券商策略会以及几百场的上市公司小范围交流后,开始与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产生了交集,总体感受是“头部私募”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水平与公募相差无几,甚至个别的还略有超出。但私募行业的特点是极其“长尾化”,头部私募基金的数量仅占私募产品整体5%都不到,而非头部私募基金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我接触下来并没有成熟的投资模式和基本面研究方法,很多往往和上市公司交流就是为了“扫盲”,研究员在和上市公司交流前连年报、季报这些最基础的基本面研究材料都不看,往往只是看了眼F10就过来蹭蹭小范围,让人颇感无奈。这样的基本面研究水平,想要长期在市场中靠选股获得阿尔法收益几无可能。
当然以上只是我日常与私募基金接触后的一些“感性体验”,最终“私募和公募孰优孰劣”这个问题,还是应该由数据来说话。本着一贯的“严谨”原则,我在Wind数据中将公募开放式基金的“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作为“公募主动偏股基金”的样本,与私募基金中的“股票多头(公开净值”的阳光私募从多个时间维度进行了业绩对比,结果如下:
表12005年至今多时间维度公募主动偏股基金与股票多头阳光私募业绩对比(样本采用中位数比较方法)
图1 2005年之前国内仅3只阳光私募产品,且基金经理均为“业界大牛”
在我做这个比较之前,有朋友说“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本质上是两种产品,一个是绝对收益一个是相对收益”,对于这种看法我只能表示“部分赞同”,因为从2018年这种“单边下跌”熊市来看,绝大部分私募基金也没有做到“绝对收益”(当年私募基金中位数回报率-11.21%),而从持有基金3年、5年、10年等长周期来看,私募基金并没有表现出相对于公募基金较明显的优势。
然而从2015年之前的时间维度来看,私募基金的整体业绩是显然优于公募的,究其原因一方面和A股在2015年之前有较大的“指数波动率”有关,另一方面也和私募整体产品数量较少,私募基金经理整体素质较高有关(详见表1右下方绿色部分,2005年之前私募基金仅3只,2010年前仅218只)。而在2015年私募基金“大扩容”之后,私募基金整体业绩呈现“大幅跑输”公募基金的现象。
从2017年年初开始的3年多“A股去散户化、成熟化”进程来看,17年至今公募基金平均收益率高达41.06%,而私募基金17年年初至今累计收益率仅为3.37%,甚至远远跑输了“余额宝”,可见当前A股私募基金整体也成为了“去散户化”的受害者。那问题来了,散户不适应“去散户化”的市场,如果私募也不适应,那还能将其称之为“成熟机构投资者”么?
其实作为资产管理人,以公募主动偏股基金为样本的“相对收益考核”反而是更轻松的一种考核模式,基金经理基本只需专注于选股,不用过于计较择时,因为你的业绩比较基准是指数而非某一收益率;而只有基金经理中的“大牛”才有资格在做好选股的情况下再去做“择时”判断,但在私募基金的实际运作中,从结果来看大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都高估了自己的“择时”能力,从17年至今市场进入“低波动率时代”后,私募基金被公募吊打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择时”显然是“负贡献”。
那有没有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即真正的优秀私募基金管理人都做的是单一资金委托的“非阳光私募”,而展现给外人的阳光私募都是“非最优产品”呢?个人觉得这种概率极小,因为私募基金的盈利模式本质上和公募基金一样——都是靠“规模吃饭”。而扩张规模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公开的优秀业绩吸引更多资金的加入从而提升管理费和绩效提成,因此那种没有公开业绩还“战绩彪炳”私募产品实际的概率是不大的。
说起这两年私募持续跑输公募的原因,从我个人在公募基金的从业经历来看,最重要的原因是大部分“公转私”的基金经理都或多或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了“公募基金投研平台给自己的帮助”。目前国内一二线公募基金行业研究员配置往往在30人以上,一年研究费用至少在2000万-5000万量级,这样的高额投入确保了基金经理的“信息优势”和“圈子优势”,而当基金经理“公转私”之后这些信息优势就荡然无存。正所谓“来去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当你在公募基金一直和“鸿儒”打交道,你能力提升的速度就越快,而如果一直和“白丁”打交道,那你的业绩迟早也会跌落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