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风暴!安徽农信系统至少12位高管被查!检举厅官有功,这家农商行原董事长贪2144万判4年

发布于2021-01-05 00:18:00

回国投案一年后,安徽桐城农商行原董事长受贿案迎来一审判决。

日前,裁判文书网披露判决书显示,2009年至2016年1月,苏绍云在担任桐城农商行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共2144.76万元。

据了解,苏绍云主动投案后,检举了正厅级干部陈某。判决书显示,陈某“在安徽省金融系统,特别是省农信社系统有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初,安徽省联社原理事长陈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在陈鹏落马后,整个安徽省农信系统掀起反腐风暴,至少有11名高管公开被查。

考虑到苏绍云存在自首、检举他人犯罪、主动退赃等行为,一审法院最终判决苏绍云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对其违法所得等予以追缴。

受贿2000多万被判4年

现年57岁的苏绍云,原任安徽桐城农商行(原桐城农信联社、桐城农合银行,以下简称“桐城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也是该行改制农商行后的首任董事长。

公开信息显示,2016年1月,苏绍云辞去该行董事长职务,并于当年3月外逃,2017年1月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苏绍云辞任后,桐城农商行董事会决议由行长汪建国代为行使董事长职务。但不到半年,汪建国就因受贿罪被刑事拘留,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零六个月,另对其违法所得174.9万元予以追缴。

2019年10月,已经外逃超过三年半的苏绍云主动回国投案,并表示愿意积极退赃。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当时消息,苏绍云利用职务便利,为有关企业在办理贷款方面谋取利益,多次收受贿赂,涉嫌犯罪。

而在自首一年多后,苏绍云的判决结果于近日公布。裁判文书网披露的《苏绍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2009年至2016年1月,苏绍云在担任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共计2144.76万元。

其中,仅为4家当地企业在获批桐城农商行贷款和增持该行股权等方面提供帮忙、关照,苏绍云就先后收受前述4家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某财物约1992万元。

此外,他还多次为他人在该行贷款、职务晋升、招录考试等方面提供帮忙、关照,并收受贿赂。

前述受贿款项中,苏绍云在案发前已退还李某约1706万元,并在回国投案后退缴赃款235万元、卡地亚手表一块、苹果5S手机一部。

判决书同时显示,另查明,苏绍云检举鲍某向厅级干部陈某行贿,陈某已被立案并采取留置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调查中。

考虑到苏绍云主动回国投案,属于自首,并存在检举他人犯罪的立功行为,还主动退还赃款,一审法院最终判决苏绍云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同时,苏绍云退缴的违法所得235万元予以追缴,随案移送的手表、手机予以没收,另对其违法所得177.18万元继续予以追缴。

检举厅官立功

苏绍云主动投案后,检举了厅级干部陈某存在受贿行为,后经查证属实。一审法院将此认定为立功行为,可依法对苏绍云从轻或减轻处罚。

裁判文书中,苏绍云辩护人提出的辩护意见显示,陈某为正厅级干部,“在安徽省金融系统,特别是省农信社系统有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4月初,安徽省联社原理事长陈鹏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11月中旬,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决定对陈鹏“双开”的通报。

经查,陈鹏违反政治纪律,与他人串供,伪造证据,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购物卡;违反组织纪律,利用职权违规为他人谋取人事利益,并收受财物;违反廉洁纪律,违规收受礼金;涉嫌受贿犯罪。

而在陈鹏落马后,安徽农信系统也掀起反腐风暴,7个月内至少有11名安徽省农信系统高管先后公开被查,成为2020年金融反腐的一大亮点。

具体包括:5月,蚌埠农商行原董事长张绍新、怀远农商行原董事长顾平被查;6月,怀远农商行原副行长李路璐、凤台农商行原董事长鲍学启、安徽省联社党委委员汪侠(阜阳颍东农商行原董事长)被查;7月,安庆农商行董事长徐学军被查;9月,金寨农商行原董事长赵勇被查;11月,金寨农商行综合管理部基建办主任刘佩功、安徽省联社原副主任孙斌、颍东农商行原董事长代伟、颍东农商行原副行长张建军被查。

到去年12月21日,安庆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陈鹏涉嫌受贿一案,监察机关指控:

2001年至2020年期间,陈鹏利用其担任当涂县委书记、马鞍山市委常委、六安市委常委、副市长、省农信社副理事长、主任、理事长等职务上的便利,为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推销保险业务、工程承揽、项目贷款、供应药品、人事调整等方面谋取利益或不正当利益,多次直接或与他人共同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约7859万元。

金融腐败伴生经营风险

金融腐败,往往伴随着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问题。

董事长外逃、行长落马的2016年,桐城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但此后持续加速下滑,不断升至2019年6月末的11.12%。

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后,截至2019年末,该行合并口径不良贷款余额为19.2亿元,不良率为9.09%,仍远高于5%的监管红线,相应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则不到54%,严重低于监管要求。

对于不良贷款的上升,桐城农商行表示,是“受地方信用风险事件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整体信用环境遭到破坏、借款人诚信意识下降,加上公司内部管理、风险防控不力,造成存量贷款风险较大。”

而环顾整个安徽农信系统,资产质量也不容乐观。去年12月9日,财政部安徽监管局在官网发布一篇名为”中小银行系统风险情况分析和建议”的文章称,安徽省高风险机构集中在15家中小银行,主要分布在安庆、蚌埠、宿州、六安、铜陵等地区。

其中,2020年公开落马的12名安徽农信系统高管中,有多名高管此前任职的银行就位于安庆、蚌埠、六安等地,桐城农商行总部所在地——桐城也是安庆代管的县级市。

该文还透露,截至2019年末,前述15家高风险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70.3亿元,占全系统的77.9%,实际不良资产处置缺口232.4亿元。

以蚌埠农商行为例,该行官网2019年5月披露动态新闻显示,2018年9月该行不良贷款率曾高达32%左右。截至2019年末,该行不良率仍达9.9%,风险压力较大。

此外,调查研究显示,经统计,2019年安徽省中小银行系统资本充足率为9.96%,仅高出监管红线不到2个百分点,也低于全国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水平,实际资本金缺口208.07亿元;拨备覆盖率73.73%,且逐年下降趋势。

针对风险化解,财政部安徽监管局提到,疫情发生以来,各级财政更是吃紧,提出基本上没有能力去筹措资金,支持化解风险。经测算,安徽省支持化解中小银行风险存在的资金缺口约563.37亿元。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