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去美国上市!滴滴正式递交IPO招股书,软银将退出董事会

发布于2021-06-11 21:04:00

滴滴终于要上市了。

在2014年至2016年的“三国混战”中,滴滴“拳打”UBER、“脚踢”快的,最终成为网约车行业的大赢家。

自此以后,几乎是一家独大的滴滴快速扩张,并将领先的优势一直延续下去。在发展过程中,滴滴也多次传出上市消息。

如今,滴滴正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计划在纳斯达克或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一季度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近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其中,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年活跃司机。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财务数据方面,2018年-2020年,滴滴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和141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

可以看出,2020年的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公司称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响。

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营收达到422亿元,实现净利润55亿元。去年同期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05亿元、-40亿元,公司增长明显,更是成功扭亏为盈。

IPO日报发现,公司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主要是因为公司获得了约124亿元的投资收益。具体来看,公司分拆了从事社区团购业务的橙心优选,获得了91亿元的未实现收益,同时还确认了处置股权投资收益33亿元。

细分业务来看,滴滴主要有三大业务,分别是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

中国出行业务主要包括在中国经营的快车、出租车、顺风车服务;国际业务包括在海外国家运营的打车和送餐服务;其他业务主要包括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自行车、汽车解决方案(包括充电、加油、保养和维修以及租赁业务)、同城货运、社区团购、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

2020年,滴滴来自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收入分别是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占比分别为94.28%、1.62%、4.09%。

实际上,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出行业务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收入分别为1332亿元、1479亿元、1336亿元、392亿元,占比分别为98.45%、95.54%、94.28%、92.89%,持续小幅下滑。

盈利表现上,中国出行业务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39.6亿元、36.2亿元。此外,2020年中国出行业务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为3.1%。

此外,截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账面持有234.68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网约车第一股”

事实上,早在滴滴递交美股招股书前,竞争对手嘀嗒早已向港股市场发起冲击。

2020年10月,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首次递交了招股书,成为“网约车第一股”的热门人选。但到了2021年4月,嘀嗒在港交所的IPO进程已显示失效,随后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如今看来,滴滴和嘀嗒几乎位于“同一起跑线”,谁将更快登陆资本市场?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嘀嗒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平台服务,拥有两千多万名注册私家车主,包括一千多万名认证私家车主。2020年,嘀嗒的平均月活跃顺风车乘客为540万人。

嘀嗒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嘀嗒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8亿元、5.81亿元、7.9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77亿元、-7.56亿元、-21.9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在2019年实现了盈利,2019年与2020年分别为3.16亿元、3.43亿元。

对比发现,嘀嗒和滴滴的业务规模差距很大,滴滴2020年的收入是嘀嗒的197倍。不过如果扣除可转换可赎回优先公允价值变动,嘀嗒已实现了盈利。

且与滴滴不同的是,嘀嗒专注于出租车、顺风车出行服务。

2018年-2020年,嘀嗒来自顺风车的收入分别为0.78亿元、5.33亿元、7.0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66.27%、91.86%、89.25%。

而对于嘀嗒的出租车业务,根据招股书,嘀嗒在2019年度完成出租车搭乘网约订单1.1亿份,在全国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2019年,嘀嗒在出租车网约市场中排名第二。

那么,滴滴为什么也选择此时IPO?

对此,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对IPO日报表示,目前滴滴并不缺钱,帮助投资方套现或许是上市的主要目的,其次再是获取资金支持业务的未来发展。

第一大股东是软银

一方面,由于长期推行现金补贴,滴滴对于现金流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作为业内龙头,滴滴自然也吸引了不少投资机构的青睐,所以滴滴成立以来完成了多次融资。

天眼查信息显示,滴滴的融资次数高达23次。

融资历程 数据来源:天眼查

据悉,滴滴最近的两次大规模融资还是发生在2017年。

2017年4月,滴滴宣布完成超过55亿美元融资,来自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软银、银湖资本等投资方,以支持其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和前沿技术领域的投资。2017年12月,滴滴又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规模超40亿美元,投资机构包括软银、Mubadala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轮融资前,软银就曾经投资过滴滴。

而滴滴递交IPO招股书后,终于揭开了股权架构的“神秘面纱”。

截至当前,滴滴的第一大股东为软银,持股比例为21.5%。此外,Uber、腾讯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2.8%、6.8%。

公司管理层方面,滴滴创始人程维持股7%,有15.4%的投票权;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股1.7%,有6.7%的投票权;朱景士有2.3%的投票权。三人合计持股比例为10.5%,合计投票权为20.1%。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股东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这意味着,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

持股比例 数据来源:招股书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