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近年中国平安压力最大的一个半年业绩披露期。
受到华夏幸福相关投资资产进行减值计提等调整的影响,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净利润580.1亿元,同比下降15.5%。
“平安一直在寻找穿越周期的资产,虽然华夏幸福投资不利,但保险资金配置具收租性资产的投资策略没有改变,也不该改变。” 手握近3.79万亿元保险资金,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一如既往表达坚定,思路清晰。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陈德贤
他向券商中国记者透露,过去多年平安一直努力提升资产久期,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缺口已从2013年的8.6年缩减至去年末的4.1年。“目前中国平安保险偏向债券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较多,未来将适度加大对有分红、有收租性质的资产,包括写字楼、基建、长租公寓、公租房、产业园、物流、数据中心等。”
风控全面加码
保险资金一向先谈风险再谈投资。经华夏幸福一役,中国平安风控流程再度升级。
陈德贤表示,大类资产配置这个层面本身即是一种风险管理体系。
如果投资错误,不仅会影响公司利润,还可能影响偿付能力,引发一连串问题。“所以我们把大类资产配置当作风险预算,这是我们风控最核心的层面。”
具体资产的风险管控是另一层面的风险控制。不同资产风险管控方式不同,其中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共性问题。针对信用风险,中国平安2003年即搭建起内部信用评级体系,严苛程度超过外部信用评级。
“反思华夏幸福这笔投资,除了宏观环境变化以及该公司的粗放管理引发之外,平安内部风险管控流程也值得检讨。这一事件之后,公司投资端全面风控加码,投前审批、投中投后管理等多个环节都有更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强化集中度管理,限定每一单项目对集团净资产、总资产以及对当年利润的影响。”陈德贤说。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上半年的险资投资情况相对来比较稳定,除了华夏幸福以外没有新增风险。
一方面,净投资收益非常稳定,主要包括债券票息收入,股票基金分红等。上半年平安的净投资收益为776亿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47亿元。若剔除华夏幸福的影响,上半年的数据是796亿元;另一方面,总投资收益有所波动,去年上半年数据是859亿元,今年为661亿元。如果剔除华夏幸福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平安的总投资收益是993亿元,较去年同期也有一定增长。
每年有稳定的新增保费流入,中国平安流动性十分充裕。陈德贤表示,从中长期来说,保险资金也需留意流动性问题。平安的应对方式是选择最好的投资标的,确保变现能力。
“我们存量资产的变现能力有多强呢?假定一个亟需现金的极端情况,我们可以在5天之内变现6600亿元以上。”他说。
总体投资策略不变
截至2021年6月30日,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近3.7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2%。受资本市场波动及减值计提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2021年上半年,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8%,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5%。
近期,有位投资者在公众平台向这家保险巨头犀利发问,为何平安到处投资地产?是因为投资体量太大的原因吗?
对此,中国平安回复称,大规模的长期资金在市场上寻找可匹配、风险可控、收益稳定、穿越周期的资产并不容易,配置一定比例的另类资产也是长期保险资金的“必需品”。实际上,不动产组合过去为平安保险资金贡献了稳定的投资收益,每年贡献约10%的净投资收益,即使是在去年疫情的情况下存量收租类资产组合的租金回报率接近7%。
此番,陈德贤也向券商中国记者强调,“平安一直在寻找穿越周期的资产,虽然华夏幸福投资不利,但保险资金配置具收租性资产的投资策略没有改变,也不该改变。”
据透露,中国平安3.79万亿的保险资金中,与不动产关联的有1855亿元左右,占比不足5%,约为4.9%。这1855亿中,股权、债权、物权基本上各占1/3。
“我们的不动产物权投资目前集中在写字楼,大概666亿元。这部分资产租金回报率约为7%,有8栋在建,43栋已在运营,总体面积在550万平方米左右。除了写字楼、基建、公租房、长租公寓、产业园、物流、数据中心等有分红、收租性质的资产也是我们看重的。10年~20年的周期中,我们可以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周期结束这类资产也可变现,回收资金。”他说。
不久之前,中国平安耗资330亿元买入凯德集团6个来福士资产组合部分股权,即是属于这类投资。
“我们的看法非常清晰,这样配置对保险资金会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目前中国平安保险偏向债券及资本市场的投资较多,未来将适度加大对有分红、有收租性质的资产投资。”谈及此处,陈德贤表述得尤为坚定。
市场波动或许并非坏事
陈德贤判断,资产市场波动在下半年将愈演愈烈。
“2021年是经济复苏期,且是一个不均衡的经济复苏期,国家与国家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差距很大。中国经济于去年率先复苏,欧美尚在复苏过程中,市场普遍预计,量化宽松将于今年底或明年初收缩,这必然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波动。”他说。
陈德贤指出,当前国内的宏观政策组合可用“稳货币,紧信用,宽财政”概括。下半年投资需要留意四方面:
第一,疫情反复的风险;
第二,通胀或高于预期的风险;
第三,全球资产泡沫化的风险;
第四,国内信用风险。“但对我们来说,资产市场波动并非坏事。平安保险资金是长期投资者,趁此机会可以去挑选优质标的,把市场波动转变为机遇。”
除此之外,中国平安也积极参与新经济的投资。
“新经济对我们来说是也是一个重要机遇。在未来的发展周期中,我们比较关注新能源、环保节能、碳中和、制造业、产业升级、医疗健康、全民健身等主题。”陈德贤表示,过去多年平安一直努力提升资产久期,资产久期与负债久期的缺口已从2013年的8.6年缩减至去年末的4.1年。而在前述领域项目中,无论股权、债权、还是物权都可以与保险资金投资匹配,因为这些类别都属于长期投资。
另据透露,中国平安在新经济领域中的投资规模已经达到7000亿元,未来在这方面还将逐步扩充。
责编:汪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