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码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科技子公司队伍继续扩编,盈利、定位仍在探索

发布于2021-09-14 17:05:00

2020年以来,银行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愈发迫切,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增加,更有越来越多中小行加入设立科技子公司的队列。

日前,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王晓健对外透露,已于去年9月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集友科技创新(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友科技”)。就在不久前,广西农信社旗下的广西桂盛金融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盛金科”)因一则招聘公告,成为了首家为公众所知的省联社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

一位银行科技从业人士认为,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小银行成立科技子公司,“这将成为银行业的‘标配’”。但在另一方面,有银行科技子公司人士表示,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仍在摸索阶段,“现在的盈利模式和定位其实都还比较模糊”。

截至9月13日,券商中国记者根据公开信息统计,已有至少16家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分别来自5家国有银行、7家股份行、3家城商行、1家省联社,另有浦发银行、中原银行2家旗下科技子公司尚在筹建中。

中小银行科技子公司队伍扩大

9月9日,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王晓健在该行承办的“首届北辰山中小银行金融科技论坛”上首次透露,去年9月该行在香港金管局批准下成立了集友科技。天眼查显示,集友科技成立于2020年9月21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厦门国际银行全资设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

今年3月初,廊坊银行成立的廊坊易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达科技”)也引起媒体关注。彼时,券商中国记者从该行方面了解到,这家公司是廊坊银行于2020年年底成立的金融科技子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成立该公司“主要是为了落实数字化转型战略”和“应对行业挑战”。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有3家城商行设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除厦门国际银行、廊坊银行外,北京银行早已于2019年5月成立北银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此外,首家为公众所知的农信机构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也在不久前浮出水面。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广西农信社”)发布一则信息科技条线人员的招聘信息,其中就包括为金融科技子公司——桂盛金科招贤纳才。

天眼查信息显示,桂盛金科成立于2020年12月16日,注册资本12亿元,目前这一注册资本规模仅次于建设银行旗下的金融科技科技子公司——建信金科。

据了解,桂盛金科的成立或与广西农信社向强化服务职能转型有关。一位地方监管人士告诉记者,农信机构用的都是省联社的系统,比如有地方省联社业务核算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基层行社操作困难,所以省联社的信息科技能力对农信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科技子公司将成银行“标配”?

从目前已知成立的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来看,各行投入差异较大。例如,建设银行旗下的建信金科注册资本高达16亿元,位列第一;而廊坊银行设立的易达科技注册资本最低,仅为200万元。

北京中治研国际研究院研究员丛勇认为,规模大小并非决定一家银行是否应该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关键,但有两个前提条件需要考虑:

一是银行的“一把手”,也就是董事长这个层面的思想意识是否做好准备,是否能真正认识到科技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地推进银行向科技转型;

二是设立的科技子公司是否有业务可做,比如能够得到当地政府的一些项目形成收入,银行自己成立的科技公司、自己招聘的科技人员,可以替代掉项目原来的外包成本,这样在投入产出方面才会有足够的驱动力。

事实上,多位受访人士均向记者坦言,目前限制中小银行科技能力建设的一大因素,正是高层管理团队的思想准备尚未完成。“很多中小行现在都在招科技人员,算科技投入占营收比重、科技人员占员工比重。”一位法律人士表示,“但现在很多中小银行的高层,根本还没有完成思想上的转型,导致执行团队有了,实际转型却推不动。”亦有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尤其是决策权集中度高的中小银行,最怕科技建设变成领导的政治秀,只讲功绩不讲实际。

在丛勇看来,如果前述两个条件成熟,无论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都应该成立自己的科技子公司。“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就意味着可以进行独立核算。”他表示,一方面,科技公司投入成本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早期基本是迁移母行人员架构,人力成本变动不大,同时科技子公司还可以享受科技创新型公司的税务优惠待遇,整体投入说不定比内设部门还少”。

另一方面,独立的子公司能够绕过银行繁琐、固化的制度体系,不仅能够提升决策效率,还能给予科技人才更大的薪酬空间,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传统银行的薪酬体系和文化氛围很难对科技人才提供差异化待遇,尤其是对比市场待遇,很多银行科技部门比较有想法的员工做着做着就都离职了。”丛勇说。

“现在不仅是银行业内在强调用科技来提高服务能力,为抢夺客户资源,大行加大科技投入倒逼中小行重视科技,应对业内竞争,还有政府部门、实体部门也都在数字化转型,银行要有足够的能力实现信息系统对接、向商户提供信息化服务。”所以,他认为,未来科技子公司很可能将成为银行业的标配。

盈利模式与定位仍模糊

尽管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推动越来越多银行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但在另一方面,银行系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尚处在摸索阶段。

目前来看,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初始设计的功能主要是对外输出科技能力和对内服务母行两部分,但其中大部分金融科技子公司的主要业务仍来源于母行。“现在的盈利模式和定位其实都还比较模糊。”有银行科技子公司人士表示,“独立出去后,做的事情和在总行信息科技部好像也没什么不同。”

“目前来看,对外输出服务做得比较好的可能就是建信金科,但基本上都没有实现盈利的。”在一次非正式场合的对话中,一位国有银行人士如是说。

券商中国记者梳理发现,大部分银行未披露其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经营情况,可查的数据包括:

中国银行在2020年报中披露,截至2020年底,该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中银金科资产总额7.64亿元,净资产6.15亿元,全年净利润0.14亿元。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此前公开的财务数据,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旗下建信金科的营收分别为5.66亿元、32.31亿元、12.6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65亿元、-4.72亿元、-1.75亿元。

平安集团旗下的金融壹账通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7.88亿元,同比增长31.9%,净亏损6.53亿元;其中,该公司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占比达到55.96%,去年同期为45.74%,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同比增长11.8%。2020年全年,金融壹账通实现营业收入为33.12亿元,同比增长42.3%,净亏损13.54亿元。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还向记者指出,中小银行与大行的数字化路径有很大差别,因此金融科技子公司的盈利模式和定位也应大有不同。“中小银行天然存在财力、人力上的短板,大部分中小银行的地理位置都不在一线城市,要招揽优秀的科技人才难度很大。”一位分析人士表示,对中小银行而言,最重要的是深耕本地,建立差异化、特色化的核心竞争力。

丛勇也认为,对于中小银行来说,建设科技能力的最重要方向还是本地特色化经济。“中小银行招揽的人才其实不见得技术要有多好,更重要的是能在本地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场景中沉淀。”他称,“可能前期一些技术无法自主研发,通过外包、引进的方式补足就好了,后期只需要进行维护,这并不是技术含量多高的事儿。”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