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在2020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多家“中游”基金公司积极发力主动管理,到年底公募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包括业内新秀,也有老牌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个基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具备优秀投资管理能力的基金公司获得了市场更多认可,在发展速度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多家基金公司公募规模超千亿
Wind数据显示,相比2019年底,2020年底有多家基金公司规模实现显著增长,公募管理规模超千亿,包括泓德基金、银河基金、中信保诚基金、中加基金、长信基金等。
在新锐基金公司中,泓德基金成立5年多就晋升千亿公募基金,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1442.27亿元,其中公募权益类资产规模924.94亿元。权益规模全行业排名第21,相比2019年末,增长了293.44%。
泓德基金表示,公司的规模增长主要表现在权益产品上,得益于这两年A股市场的良好表现,更是公司长期优异的投资业绩受到越来越多的客户认可的一个印证。在银河证券管理人主动股票投资管理能力榜单中,泓德基金过去五年、四年、三年主动管理能力分别位列全行业第2、第4、第1。2020年泓德基金邬传雁、王克玉等基金经理推出的新产品受到投资者关注,出现“一日售罄”。
老牌基金公司也不甘示弱,2020年末,中信保诚基金的公募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其中权益产品规模同比增长67%、“固收+”产品规模同比增长350%。2020年该公司旗下有4只(不同份额合并计算)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翻倍,覆盖新能源、先进制造、科技、大消费等领域,在积极成长风格上优势尤为突出;多只“固收+”产品获得17%以上收益,“能涨抗跌”特色鲜明,规模效应显著。若综合过去两年收益来看,该公司翻倍基金有9只,其中2只更是翻了两倍。
“中游”突围:基金公司发力主动管理
记者了解到,规模和业绩增长的背后,是这几家基金公司积极修炼“内功”。
泓德基金称,过去一年主要做了几件事情:首先,继续扎根主动管理,一方面强调投研理念的一致性,坚持以基本面为核心的价值投资理念;另一方面坚持研究创造价值,注重统一的研究平台的打造,确保公司投资理念的统一、投资风格的稳定、投资基本方法论的一致。同时,实现了以长期业绩为导向的激励分享机制的落地,目的在于发挥投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公司投研能力到市场产品的落地,推动客户需求的良好实现,形成统一合力。还有,公司继续加强投研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外部引进和内部选拔的方式,增聘了几位年轻的基金经理,完善人才储备和梯级培养机制,确保投研思想的传承与投研人才新鲜血液的不断输入。
中信保诚基金表示,近年来公司进行投研体系改革,坚持以长期业绩为导向:一是明确“风格清晰、能力多元”的投资能力建设,目前公司权益投资团队风格梯次已经成型,11位基金经理分属价值、成长、消费、绝对收益四个投资小组,实现了能应对市场风格不同变化的多元投资能力;二是推进投研一体化建设,研究团队分为总量周期、成长/TMT、消费三个研究大组,覆盖宏观、策略及27个申万一级行业,在统一的投研大平台下,基金经理既可以获得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各自擅长的赛道上深度成长,也可以借助研究的协作、支持,不断扩大自己的投资半径,团队投资实力显著提升。另外,固收团队也在不断调整优化。投资条线下设现金、利率、信用和增强四大投资策略组,研究团队分设投资、研究、信评和交易四大业务线,涵盖宏观、利率、信用、转债、数量和机构研究,清晰的组织架构,投资效率有效提高。
千亿公司未来多点开花发展业务
关于新一年的发展规划,泓德基金表示,2021年以及未来,公司除了在传统优势的主动管理能力上继续发挥优势之外,也将在固收、专户及社保养老方面布局。“未来我们也将做好客户需求的细分,将固收+作为固收业务发展的重点,这类产品长期看好,并非基于短期的市场判断,而是基于对长期需求的看法,这是由中国投资者的总体结构所决定的,固收+的基础非常庞大,它所竞争的主要是存款和银行理财,当然也包括和银行理财的合作;未来专户规模的增长也是公司利润重要的爆发点,在专户发展思路上,将发挥公司主动管理优势,将发展重点落在主动权益产品上;社保、养老产品是公司长期发展的重点,我们积累了多年的稳健投资和绝对收益的优势和经验,未来也将重点耕耘社保、养老业务,希望深度研究,在有机会入选管理人的时候能有所作为。”
中信保诚基金称,目前,公司在在人才结构上实现了老中新三代投资经理的融合:既有胡喆、韩海平、范楷和提云涛四位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9年的资深投研带头人,也有王睿、吴昊、郑伟、张弘等5—10年任期的中生代基金经理,同时还有刘锐、孙浩中、吴胤希等新生力量。人才结构良好,储备丰富。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断培养绩优基金经理,聚焦积极成长权益、固收+和绝对收益三大业务,打造出更多绩优产品,为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的回报。
编辑:小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