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联合出手,平滑“猪周期”波动,调控生猪及猪肉市场异常影响!
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预案》较此前文件进一步丰富了预警指标,调整了预警区间,并提出设置政府临时猪肉储备,以应对出现价格过高和过低的临时情形。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整个生猪和猪肉市场都受到明显冲击。生猪市场上,据中国生猪预警网数据,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15.74元/公斤,处于近两年来较低水平。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猪肉价格也呈持续下跌趋势。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系统”监测数据,6月第一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上的猪肉平均价格为26.35元/公斤,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34.7%。
政府猪肉储备是重要民生商品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生猪和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次《预案》的提出,就是为更好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用,有效缓解生猪和猪肉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端午佳节即将到来,冯永辉表示,现在整个市场都在企盼着端午假期,能够对猪肉消费有所拉动,临近端午假期可能中部南部地区的消费人群,对于肉粽食品情有独钟,这也会对食品加工以及下游猪肉需求有一定的拉动,同时端午节期间一般会叠加华北地区的农忙活动,农忙活动对猪肉消费也会有一定带动。预计近期生猪市场会延缓或者缩小之前的价格下跌幅度,但迫于之前积压的肥猪超重猪源居多的因素,短期之内价格形势仍不容乐观。
猪肉市场受冲击,五部门出手平滑波动
6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
《预案》指出,近一段时期,“猪周期”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和新冠肺炎疫情,生猪产业正常运行受到严重影响,政府猪肉储备在发挥保供稳价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储备体系不健全、储备规模弹性不足、储备吞吐机制不灵活、工作协同性不强等问题。
中国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截至6月8日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价至15.7元/公斤,而这样的价格也已经回到了2019年6、7月份的水平了,并再次曝出了将近两年以来的最低价格,当前由于现在的饲料成本比较高,比两年以前的头均饲料成本上涨了200-300元/头,所以整个生猪产业/生猪市场自繁自养条件下的头均亏损程度已到了300-400元/头以上的境况了。
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预案》指出,迫切需要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政府猪肉储备调节工作,提升生猪和猪肉市场调控能力,合理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应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保障生猪生产相对稳定、猪肉市场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
《预案》目标是构建分工明确、协调统一、灵活高效、运作规范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合理平滑“猪周期”波动,有效调控市场异常影响。
《预案》强调,要加强央地、部门、政企协同联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强化经费保障,切实保障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良好运转,更好实现稳定生猪生产供应和猪肉市场价格的目标。
丰富预警指标,调整预警区间
本次《预案》围绕促进监测预警、储备调节、政策协同,明确提出了一系列工作安排。在监测预警方面,主要是选取猪粮比价、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作为预警指标,区分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合理确定预警指标临界值,并设立三级预警区间。
实际上,在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发改委就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用,并根据形势变化于2012年和2015年两次进行修订,形成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与2015年发改委曾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相比,本《预案》对预警指标和区间的内容作了修改完善:
一是丰富预警指标。“猪粮比价”指标是直观反映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关系的重要指标,广受生猪养殖业关注,《预案》继续沿用了这一指标。与此同时,《预案》增加了两个指标:一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该指标能够显著提高风险预警和储备调节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增加了“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指标,该指标更贴近消费者感受,在猪肉价格过度上涨时能够及时作出预警和响应。
二是调整预警区间。《预案》区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两种情形,设立了三级预警区间。其中,根据近年来养殖成本收益变化情况,将生猪养殖盈亏平衡点对应的猪粮比价由此前的5.5∶1-5.8∶1提高到7∶1,当猪粮比价处在7∶1-9∶1时不进行预警,为市场自发调整留有充足空间。
设置政府临时猪肉储备,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
在储备调节方面,《预案》主要是区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并根据不同预警情形规定了收储和投放等响应措施。主要分三种情形:
(一)常规储备。政府猪肉常规储备是为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建立的常设储备。常规储备中可设置一定规模的应急储备,专项用于应对突发重大灾害等特殊情况。
(二)价格过度下跌情形下的储备响应。当生猪大范围恐慌性出栏、生猪和猪肉价格大幅下跌时,实施临时储备收储,以有效“托市”。
(三)价格过度上涨情形下的储备响应。当生猪及猪肉市场供应紧张、价格明显上涨时,投放政府猪肉储备,及时增加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预案》将充分发挥政府猪肉储备调节作为关键抓手的重要作用,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价格过高时,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托住市场,为养殖场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