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下午,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抗疫——中国中小微企业疫情复苏调研及经济抗疫政策效果分析报告研讨发布会”在深圳举行。
会上,课题组发布了《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生存调查与复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着重分析了疫情对中小微企业构成冲击的具体机制,复盘政府和企业应对疫情的主要经验,为未来应对类似“黑天鹅事件”提供建议。
图片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疫情下2500家企业生存状态调查:
制造业受冲击较大
《报告》对2500多家民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进行了三轮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生存状态调查。《报告》首先回顾了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认为在疫情暴发初期,企业主要困难集中在供应链断裂和需求侧疲软。一方面,为有效防控疫情,需要对人员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空间隔离,并相应延迟了复工时间,而人员以及物资进出的停顿导致企业主要困难集中在供给侧;另一方面,“空转成本”使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大量企业的产能也无法立即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导致企业面临的困难从供给侧转向了需求侧。
面对疫情冲击,企业和各级各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解压力,拓展市场。《报告》从供应链韧性、企业韧性和产业链韧性三个层面,总结了企业应对新冠疫情冲击的经验。
疫情冲击下,首先接受考验的是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主要表现在外来务工人员流入大省的复工受困于劳动力紧缺,内陆省份的复工也难于物流受阻;制造业面临终端需求缩减叠加供应中断双重挑战等。
在企业韧性方面,面对人员流动、物流受阻等带来的复工困难,企业需尽可能压缩对人员和物流的需求,以维持基本运营,从而“守住底线”。《报告》发现,在疫情暴发之前,实施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创新、采用电商平台经营的企业,相比未采用此类措施的企业复工率更高。同时,不少企业会采取调整措施、创新经营管理来提升运营效率,如调整工资与工作时间,采用远程办公和线上销售或采购等方式,在冲击中调整和转型,从而“扩展生存空间”。
其中,商务服务业相对于居民服务业和制造业,其经营模式较为灵活,企业韧性较强,对疫情冲击的准备也较为充分,转型相对容易,复工率也最高;而制造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在客观上较为缺乏韧性,面对疫情冲击,调整余地也较小,复工率相对较低。
在产业链韧性方面,《报告》认为,此次疫情是对产业链韧性的一次压力测试,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各地区、行业在产业链上的短板。《报告》通过对广东、甘肃制造业产业链断裂情况的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断供、断订问题最为突出,其中,广东制造业企业因涉及的产业链条较长,面临供应商断供的比例近 35%。
助企纾困要兼顾经济目标和防疫目标
税收和稳岗政策切实有效
“及时雨”是否解渴?《报告》对纾困政策效果进行了评估,发现实施效果和覆盖率高度相关。其中,政策覆盖率高的税收和稳岗政策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也切实缓解了中小微企业的现金流压力,解决了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相比之下,政策覆盖率较低的金融支持政策和减租等降成本政策,则未观察到显著的纾困效果。同时,《报告》通过对比工商注册数据库,发现减税降费等税收政策和缓缴免缴社保等稳岗政策都显著降低了企业退出的可能性。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疫情呈多地局部暴发和零星散发状态,对经济的冲击仍不容小觑。
大量中小微企业仍未从疫情冲击中恢复,面临着运营、市场、融资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为此,《报告》从四方面提出了构建与分级防疫响应系统相匹配的助企纾困体系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疫情对经济运行、发展的持续影响,尽可能避免过于简单直接地在防疫目标和经济目标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二是复盘2020年抗“疫”经验,尤其是针对关系民生、就业的重点部门和支柱行业,分析企业受疫情冲击的关键环节和关键机制,从而针对不同层级、阶段的管控措施,匹配相应的扶持、纾困政策,构建兼顾经济目标和防疫目标的预警响应机制;三是引导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供应链金融体系融资纾困作用;四是各地重点关注本地支柱产业的集聚和产业链条,强化产业链韧性,帮助企业尽快补齐产业链条,防止经济遭遇系统性风险。
专家拓展把脉:
建议将研究范围扩展到全产业链
会上,专家学者们对《报告》的学术价值和贡献给予了肯定。哈工大(深圳)发展规划委员会主席、经济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唐杰教授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议。一是从全国来看,各地政府在面对突发重大外部冲击时,对财政政策的运用是成熟有效的,行为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二是需要关注和进一步研究在广东和甘肃两个地方,一个产业链高度发达,一个产业链不发达,但在供应链断供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的原因,寻求进一步提高经济安全性的办法;三是分析疫情下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大企业在其中的带动效应;四是还应关注产业结构如总部经济、研发比例、数字经济等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表示,《报告》关注中小微企业在疫情中的存活情况,对员工、企业、纾困政策等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建议拓展研究进一步关注员工发展,深入探讨企业应对措施的效果,抓住产业链研究这一关键角度,从不同维度分析不同地区差异化政策的差异化效果。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区域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辉文教授着重分析了发展与安全、经济密度与经济韧性的关系问题。他表示,调查发现,疫情暴发以后,经济规模越大、密度越高的城市,产业韧性越好,疫情冲击下经济收缩幅度较小,恢复的时间也较短。原因可能在于大城市或大都市圈的产业由多个链条组成了一个复杂、有韧性的分工网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断裂,企业会重新寻找上下游合作伙伴,填补原来的空缺。他认为,未来引导产业进一步向大城市和都市圈集聚,将更有效率,更为安全。
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黄成教授介绍了美国有关政府部门、高校的调研发现,雇佣超过1000人的大企业在面对“黑天鹅”事件时,其脆弱性并不比雇佣少于100人的小企业低多少;员工受教育程度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大企业就像“大树”一样,能够构筑一个微生态体系,如果“大树”倒下了,依附“大树”的中小企业也将面临极大困难,建议将后续研究范围从中小微企业延伸到对整个产业链及产业生态的关注。考虑到高校调查的独立性和中立性,可借鉴国际经验,委托大学统一开展调查的方式,以期取得更准确、客观的企业数据。
深圳市社保局副局长胡继红认为,《报告》涉及深圳的内容与政府此前统计调查和分析的惠企纾困政策效果基本一致。建议课题组开展跟踪性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同时更突出地域特色,多比较深圳、广东与长三角的经济和企业情况,便于深圳相关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适时调整。
深圳市财政局贸工处副处长黄越认为,深圳企业在疫情冲击下表现出强大的活力和韧性,比如服装业就借助线上营销等措施,实现销售额稳定增长。深圳市政府也采取了直接降补企业电价等获得成本低、可及性高的惠企政策。《报告》内容与财政绩效管理理念相契合,希望课题组进一步关注金融惠企政策的延迟风险暴露等问题,为政府后续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深圳市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冯德崇认为,《报告》从精准施策切入,给政府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如提出兼顾防疫和经济目标,建立防疫预警系统,提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调产业韧性等。希望可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情况作进一步行业细分研究,并从时间轴上对其经营状态变化作更好的对比分析。
课题组组长、哈工大(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王睿新与与会专家和企业进行了互动交流,表示将带着上述意见建议,关注产业链和生态链情况,注意地区和行业差异,考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互动影响,做好新一年企业实地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