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力标品业务!6月信托市场回暖,什么信号?资金募集仍是难题

发布于2021-07-11 17:34:00

“标品信托是信托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但资金募集是一大难题。”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近日发布6月份集合资金信托市场报告称。

该报告统计数据显示,6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发行规模,环比小幅增长3%,而成立规模环比增长超16%。市场回暖背后,一方面是信托公司注重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集合信托业务在信托公司业务中地位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部分信托公司持续发力标品业务,加大对集合类信托产品展业力度。

报告还显示,基础产业类信托的前景逐渐明朗,创新业务开始登上舞台。公募REITS、绿色金融、碳信托等多领域业务开始在市场上发力。

发行和成立规模双回升

根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统计,6月份,集合信托的发行和成立规模,环比均有回升。

发行市场方面,截至7月5日的统计,6月共计发行集合信托产品2437款,环比增加9.92%;发行规模2023.65亿元,环比增长3.02%。

对于集合信托发行的增加,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研究员喻智认为,一方面监管严控通道信托规模,致力于提升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集合信托业务在信托公司业务中地位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部分信托公司持续发力标品业务,加大对集合类信托产品展业力度。

集合信托成立市场方面,截至7月5日的数据显示,6月共计成立集合信托产品2614款,环比增加35.44%;成立规模1458.30亿元,环比增加16.32%。

“6月集合信托市场出现回暖,标品信托和股权投资类信托均有较好的表现,行业业务转型初具成效。”喻智分析。

投资类产品大增、融资类下降

从信托功能看,6月份,新成立集合信托中,融资类产品占比大幅下挫,投资类产品比重反弹回升。

其中,融资类产品成立规模581亿元,占比39.87%,较5月下降8.43个百分点;投资类产品规模851亿元,占比58.35%,环比提升9.19个百分点;另外,事务管理类产品规模26亿,比重由2.53%下滑至1.78%。

喻智认为,在融资类业被压降的大背景之下,投资类产品规模比重上升有两大动力:一是标品信托业务的发展,二是传统业务的“非标转标”改造,如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REITs等。

用益统计报告还显示,6月标品信托产品增长显著。标品信托成立数量1211款,成立规模345.16亿元,相较5月的287.61亿元,环比增长20.01%。其中,固收类产品规模仍占半数以上。

具体来说,投向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产品735款,成立规模合计181.24亿元,规模占比52.51%;投向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产品360款,成立规模合计98.28亿元,规模占比28.47%;投向混合类资产及金融衍生品的产品116款,成立规模65.64亿元,规模占比18.27%。

喻智认为,标品信托的高速发展,部分源自于信托公司自身业务转型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监管环境和特定政策的外在动力。2020年5月,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出台,其中关于非标不超过“50%”比例限制的条款,为标品信托的发展添利一把火。

拉长时间看,标品信托的成立数量高速增长,2020年年初月成立不过400款,与2021年动辄过1000款产品成立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标品信托是信托业务转型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但资金募集是一大难题。”其提出。

平均预期收益率6.74%,环比降0.11个百分点

从新成立信托的收益情况看,浮动收益型产品规模占比上升,固收类产品规模占比下滑。

其中,6月浮动型集合信托产品的规模占比33.63%,环比提升6.97个百分点;固定收益型产品的规模占比61.36%,环比减少7.23个百分点。

“浮动收益型产品预计将成为未来集合信托市场的主要增长点,目前标品信托的净值化情况相对良好,而非标业务的净值化改造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离全面铺开还有一定的距离。”喻智说。

从收益率看,6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小幅下行。用益报告显示,6月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74%,环比降低0.11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看,在进入2021年后,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年化收益有短暂上行,但2018年以来集合信托产品的收益下行趋势尚未完结,目前处于缓慢下行通道。

报告提出,近期集合信托产品收益下行主要原因有:

一是宏观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前期资金面宽松,导致市场利率持续下行。2021年上半年国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流动性整体并不紧张,加上央行对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下行的政策指引和近期国常会关于“降准”的说法,以及降准落地,无疑再次引燃了流动性宽松的预期。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预期很难出现大幅上升的情况。  

二是资产荒的影响。防风险依旧是信托行业2021年主要工作目标之一。新冠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主要体现在部分行业,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仍在,而信托公司在寻求项目仍偏重于房地产和基础产业,工商企业领域的展业依旧有限。在监管层对特定领域的重点关注之后,加上信托公司的目前展业本身偏谨慎,展业空间上受到限制。  

三是行业转型的影响。首先是传统非标业务受限,高收益产品青黄不接,相当部分融资类产品的收益目前降至“7%”以下。其次是标品信托、股权投资类信托产品和非标转标形式的产品数量增加。其中,固定收益类的标品信托的平均收益相对较低;而非标转标多通过资产证券化、认购私募债等方式进行,流程拉长,成本增加。业务转型对信托产品的收益走势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