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红到发紫!生态部暗访治乱,一地造假被重罚!

发布于2021-03-14 21:39:00

原标题:“碳中和”红到发紫!生态部暗访治乱,一地造假被重罚!机构组团忙调研,警惕有人“蹭热点”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今年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

面对如此重要的话题,资本市场自然也不会缺席,在近期市场整体调整的背景下,“碳中和”主题却持续受资金关注,机构对相关概念股的调研热度也悄然升温。

机构认为,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已上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将实现中国在能源领域的革命,对于能源企业推进新能源替代、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以及推进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钢铁行业加速碳达峰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十四五”很关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31个制造业门类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也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重要部分。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目前钢铁行业去产能,碳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在行业和企业层面有所加速。

继2020年12月29日工信部指出坚决压缩粗钢产量之后,今年2月初,工信部再次明确指出,“研究制定去产量工作方案,实行产能产量双控政策,确保2021年全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从2021年开始,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工信将发布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完善产能信息预警发布机制。

地方层面,关于碳排放的相关政策也陆续出炉。例如,今年2月份,上海市将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谊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等314家企业位列《上海市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名单(2020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度,上海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总量为1.05亿吨(含直接发放配额和储备配额)。

财信证券认为,在“碳中和”和“压产量”的背景下,钢铁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或有提升,铁矿石价格的强势一定程度上侵蚀了钢铁行业的利润,若粗钢产量被压制,且在环保政策催化下行业集中度提升,对上游原材料端和下游需求端形成更强的议价能力,钢铁企业盈利中枢将抬升。

“钢铁供应端在今年的压缩有望大概率超市场预期。在需求的拉动下,行业有望出现明显的供需缺口,甚至不亚于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期。”中信证券指出,需求端在整体宏观经济复苏的驱动下,制造业海内外共振上行主线明晰,同时建筑材需求的韧性也值得期待。供应端碳达峰大背景约束有望带来行业供应超预期收缩。

唐山回应碳排放“造假”

唐山是我国钢铁重镇,2020年唐山市粗钢产量1.44亿吨,占全国粗钢产量的13.68%。今年2月底,唐山市对重点大气污染企业总量控制,以钢铁行业为试点实施总量管控,并逐步推广至焦化、水泥、电力、铸造、砖瓦、陶瓷、石灰、球团、轧钢、玻璃、耐火材料等行业企业,总体目标是污染物比2020年排放量减少4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3月初,唐山市发布《3月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方案》,对全市100家重点涉气企业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减排管控,按照企业1-2月在线监测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基准量,总体减排量不低于45%。

国投安信期货认为,如上述措施严格落地执行,会导致唐山地区生铁日产下滑0.5万吨左右,焦炭日产下滑0.3万吨左右。后续还需跟踪唐山市是否在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制高炉生产,以及是否会有其他城市跟进该政策,这可能会对整体钢材市场情绪及炼钢利润预期形成较明显刺激。

3月8日晚,唐山市政府召开环保紧急会议,按照会议通知要求,9日-11日工业企业需按照一级红色预警响应落实停限产措施。

但近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到河北唐山市暗访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落实情况,发现唐山不锈钢公司、唐山金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唐山市春兴特种钢有限公司和唐山东华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存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生产记录造假等问题。

对此,唐山市委、市政府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环境违法问题和不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问题开展深入调查,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目前,已对四家企业予以行政处罚,对相关企业负责人予以行政拘留,企业绩效评级全部降为D级,暂扣排污许可证。

3月13日,当地回应称,正立行立改,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

“碳中和”概念股火爆

为实现碳排放目标,发展清洁能源(光伏、风电、氢能源等),高耗能产业出清(钢铁、化工、建材、有色等),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力发展碳交易将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投资机会。

如果说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能源车、光伏的持续暴涨是“碳中和”主题的预演,近期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环保等的持续大涨,可以说是“碳中和”主题的继续深化。

数据显示,今年来,A股市场呈现冲个回落走势,年初沪指一度冲击并突破3700点,但牛年开年后,随着机构重仓股持续调整,沪指持续回调,近期有所企稳。

行业表现方面, “碳中和”主题无疑是最抢眼的题材。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重点任务。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新能源车、光伏等相关概念持续受资金关注,比亚迪、隆基股份等相关个股不断创新高。

实际上,碳中和不只是数字的正负抵消,而是气象、能源和经济等多个维度同时达到平衡。除了要推动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外,高耗能产业的出清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今年两会再次提及“碳中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

在此影响下,钢铁、有色、化工、煤炭等资源行业今年来表现十分抢眼,其中钢铁板块更是以22%的涨幅领涨各行业板块,有色金属年度涨幅超8%,涨幅也比较可观。

机构调研“碳中和”概念股

二级市场“碳中和”概念股一片火热,机构调研以及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关于“碳中和”相关讨论也悄然升温。

记者在上交所上证e互动平台搜索今年来“碳中和”相关问答时,出现337条相关消息。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搜索近三个月“碳中和”相关问答时,也有826条相关消息。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公司与“碳中和”不搭边或关联不高,但也被提及“碳中和”,不排除部分公司存在蹭热点行为。

例如,3月2日,首航高科在回复投资者咨询时称,公司主营业务包含太阳能光热发电、储能业务以及余热发电业务;公司在调峰储能辅助服务上有技术积累,多个项目均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业务。

随后,深交所向首航高科下发关注函,要求说明判断公司相关项目属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业务的详细原因及其合理性,是否存在“蹭热点”炒作股价的情形等。

此外,国网英大在3月14日晚间公告,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未持有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权。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英大碳资产目前主营业务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业务体量较小,对公司业绩贡献较小。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信托、证券、期货、保理、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主业未发生任何变化。

机构调研方面,二级市场的火爆,也吸引了机构对相关公司的调研。例如,华菱钢铁近期接受20家机构调研时,被投资者问及对碳中和、工信部压减钢铁产量的看法?钢企应对有哪些措施?

华菱钢铁表示,短期来看,钢铁企业可以通过降低铁钢比、提高循环自发电比例、扩大绿化面积等方式减少碳排放,但长期看可能还需要新的冶金技术突破。近年来公司在降低铁钢比、建设绿色钢厂等领域做了一系列工作,且目前自发电比例达到70%左右,属于行业内先进水平。未来公司将持续关注各种减碳方式及新冶金技术的应用,为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运达股份在接受18家机构调研时,也提及十四五期间风机行业的装机量相较于十三五期间将大幅增加,整个行业的发展预期还是比较乐观的,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风电在社会综合效益上的优势会进一步体现。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