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片仔癀神话被不断爆炒,A股里有着宫廷秘方的中药股们同仁堂、广誉远等也迎来久违的上涨行情。
其中,拥有两个国家级保密品种的广誉远成为本轮炒作的龙头,从6月16日至7月2日,广誉远股价从20.86元暴涨至43.97元,半月内实现了翻倍。本周累计涨幅超45%,收获3个涨停板。
然而一边是股价的暴涨,一边却是大股东的减持离场。
实控人正“离场”
抵押股权给山西国资委
还套现了2.6亿
根据公告,因控股股东东盛集团信托计划存续期届满,自2021年6月17日起,信托计划委托人继续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公司1.66%股份;权益变动后,东盛集团持股降至3.34%。
按照6月17日至7月1日之间的均价32元来计算,控股股东东盛集团套现约2.6亿元。
同时,控股股东还有400多万股还在减持的路上。
此前,广誉远6月8日晚间公告称,控股股东东盛集团同意将其质押给晋创投资的广誉远3150.9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40%)过户抵偿给晋创投资,用于清偿其欠付晋创投资的相应债务。
若股份过户实施完成,东盛集团将合计持有公司5.86%股份,晋创投资将持有公司14.53%股份,公司控股股东将由东盛集团变更为晋创投资,公司实控人也将由郭家学变更为山西省国资委。
不过截至目前,上述股份过户登记及控制权变更尚未完成,本次权益变动已剔除东盛集团拟向晋创投资有限公司过户抵偿的上述股份。
曾经0元收购
多番减持后,仍持有超7亿市值
据公开资料显示,广誉远是国家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中药企业之一,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靖年间设立的广盛药店,距今已有470余年历史,其间经历了广盛号药店、广升聚、广升誉、广升远、山西中药厂等十数个商号更迭。
尽管拥有龟龄集和定坤丹两大国家级保密配方品种,广誉远的发展不仅远不及同仁堂、片仔癀等中药企业,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广誉远已经没落成一个濒临破产的小中药厂。
2003年,陕西资本大佬郭家学的东盛集团以0元收购当时已经资不抵债的山西广誉远。在随后进行的重组中,晋中市国资委以土地入股,占5%股权,东盛集团则获得山西广誉远95%股权。
以医疗器械起家的东盛集团,通过其创始人郭家学的资本运作,曾接连投资了江苏启东盖天力、青海制药、丽珠集团、潜江制药以及云南白药,广誉远就是其“买买买”道路上的成果之一。
但在2004年入局云南白药后,郭家学遭遇了资金链断裂,“世界500强”梦碎的同时,从2006年起,郭家学又开启了“卖卖卖”模式:12.64亿出售白加黑,1.7亿出售丽珠集团股份,7.5亿抛售云南白药股份……直到2012年底,郭家学终于还清了38亿的贷款与8个亿的担保与利息。
其中,2007年,郭家学的东盛集团因无力偿还旗下上市公司东盛科技的款项,遂将广誉远抵债给东盛科技。2013年,东盛科技正式更名为广誉远。
在郭家学的多番减持,并以股抵债之下,郭家学的东盛集团仍持有广誉远3.34%的股权。以最新的总市值216亿元计算,郭家学在让出实控人的位置之后,仍持有广誉远超7亿的市值。
在《2020年 衡昌烧坊 · 胡润百富榜》中,郭家学夫妇以20亿的身家上榜,彼时广誉远的股价还在15元左右徘徊。
“宫廷神药”销量下降4成
业绩腰斩
与片仔癀一粒难求的局面不同的是,广誉远持有的两个国家级保密品种龟龄集和定坤丹的销量却是逐年下降,甚至腰斩。
广誉远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传统中药业务当年营业收入为7.62亿元,同比下降19.76%;定坤丹、龟龄集系列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大幅下降了41.54%和38.79%。
而据“贝壳投研”称,2020年龟龄集的销售量为1706.8万粒,较2018年的最高销量3845.23万粒下降了超一倍。
此外,自2018年起,定坤丹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广誉远的年报数据显示,定坤丹大蜜丸和定坤丹水蜜丸在2018年的药品集中采购的销量分别占该产品2018年销量的44%。中标价格最低为49.5元/盒和55.66元/盒。按照此前市场价99元/盒和297元/盒,最高降价比例为50%和81.26%。
2019年和2020年两年中,广誉远营业收入分别为12.17亿元、11.09亿元,同比下滑24.81%、8.8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0.32亿元,同比下滑65.23%、7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859.28万元。
而2021年一季报显示,广誉远一季度营收1.9亿元,同比下滑15.5%,实现净利润51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1%。
在此轮暴涨中,很多人质疑广誉远的业绩根本支撑不了他的股价。到底是炒作,还是政策利好下的业绩大爆发的预期,也许周一就能见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