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满中国人享受更好基建!拜登“一代人只能见到一次”的宏伟基建计划到底难在哪?

发布于2021-04-13 12:42:00

自拜登政府推出“一代人只能见到一次”的基建投资计划后,“钱从哪来?将重点投资哪些领域?惠及哪些行业?”等疑问纷至沓来。而回到事件本身,美国基建缘何需要重点建设?其基础设施真的落后吗?对此,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答案。

基建投资缺口增大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SCE)每四年都会针对美国基础设施情况做一次报告,该报告基于对17个主要基础设施类别进行的全面评估,侧重于能力、状况和公共安全等一系列标准,量化的标准很简单,从A至F依次排序。

该协会今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在17个类别中,美国仍有11个停留在D级别,只有航空、饮用水、能源、内陆水道和港口这五大类有所提高。

报告还指出,美基建的长期投资缺口继续扩大,目前政府仅支付了基建账单的一半,投资缺口从每10年2.1万亿美元的增加到2.59万亿美元。

ASCE表示,若以当前的水平继续进行基建投资,到2039年将导致严重的后果,GDP将损失10万亿美元,出口损失2.4万亿美元,超过300万个就业机会流逝。

ASCE的报告点明了美基建问题的紧迫性,事实上,还是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副总统的拜登就对美国基建进行公开“吐槽”。

2014年2月,在美国费城的一场演讲中,拜登说,“如果把你的眼睛蒙住,带你在纽约的拉瓜迪亚机场降落,你会以为你是在某个第三世界国家。”

拜登的话令在场人士一片哗然,但他迅速表示自己不是在开玩笑,并指出近10年来(以2014年为基准向前推算),美国的基建质量已经下降了20位。他说这是“很尴尬且很愚蠢的”。

“改善美国基建”一直都是拜登的一大心病。在他就任总统之后,终于公布了2.3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计划,计划的核心是修缮公路和桥梁、扩大宽带网络接入和增加研发资金。

为了给基建计划融资,拜登拟将美国公司税提至28%,这在美国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或为政治体系所累

据了解,基础架构的设计寿命通常为20到50年左右,它需要维护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更新。而美国上一次大兴土木还要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多年来,基建老化问题一直困扰着这个国家的发展。

去年有美国媒体称,美国的桥梁等基础设施维修的需求非常紧迫。今年2月,得州大停电导致的人间惨剧更是暴露出美大型基建设施老旧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投资力度不足”是美国基建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不能单纯把“政府投资力度”当作促进基建发展的因素,美国基建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直接影响因素至少包括政治体制、治理能力以及金融-实体经济结构等三个方面。

美国实行的“复合制”国家,即联邦制,天然不利于需要政治权力集中行使、自上而下打通贯穿、实现有效跨部门协调的基建工程。在基建实施过程中,就政治权力而言,美国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关系问题。各州权力过大,联邦政府难以根据统一的基建规划进行系统的协调、安排与实施。

沈逸表示,在美国的政体之下,想要做好基础建设,联邦政府需要一个非常强有力的领导人将所有力量都凝聚起来,同时还要天时地利人和。他以罗斯福为例,罗斯福身处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本人形象也颇受美国民众欢迎,领导者个人与民众集体的关系相对完整,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才有了当时以田纳西河流域为核心的基建高潮。

而政府有效治理的能力供给相对不足,是美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第二个主要障碍。这种能力不足,具体表现为实施过程中的低效率。美媒指出,就算基建的融资处于很充足的状态,美国国内繁琐的政治流程也会形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名义上是围绕着如何用好这笔钱设计的相关政治流程,在实践中,已经不同程度地异化为某种高度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流程。首先,繁琐的环境审查和许可程序给所有的基建项目带来巨大负担,仅出具一份环境影响报告书就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而这只是诸多步骤中的第一步。

美媒称,几十年来,一些在建项目一直处于监管困境。这些拖延给政府带来了数十亿美元的额外成本,却没有任何明显的效益,美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内也曾抨击过这些问题。

第三个干扰因素,则是美国过度膨胀的金融体系。引用美专业人士的观点来说,就是美国自上而下的资金体系也“拖累”了基建的步伐。虽然美国各州政府是当地基建的主要管理者,但对于资金的使用,联邦政府还扮演着中间人的角色,即向众人收税,并在资金到位后将其分配到项目上。专家称,一个更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去掉中间人,允许纳税者通过地方政府为项目直接提供资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产生一个反应更迅速的筹资机制,而避免华盛顿特殊利益的干预。

将与中国竞争作为宣传点

不容忽视的是,拜登在宣传自己的基建计划时,多次使用“中国”作为宣传点。当地时间4月7日,他将基建计划描述成“对抗中国发展”的攸关之举。

美交通部长在当地时间9日也喊话:“要让美国人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条件。”

沈逸表示,拜登将美基建计划拟在同中国竞争的背景之下,潜台词是:美国只要把基建拉上去,就可以像“中国一样拉动经济增长”。这是美政客想要释放出的信号之一。但这显然是美国的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似乎还有一个明显的误判,即只要资金到位,美国基建就自然能够得到解决。拜登政府中有关基建的规划,显著的特点,就是将焦点关注到如何筹措资金上,但更加重要的执行问题,包括如何克服上述三个缺陷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美国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将基建的规划落到实处,转化为美国真正需要的基础设施,而非仅仅以基础设施建设的名义进行金融意义上的价值创造。为此,美国需要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变革,但显然,拜登政府还没有真正充分认识到这点。”沈逸说。

至于拜登的基建计划能否成行,效果几何,就需要交给时间去验证了。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