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区域性乳企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老牌甜牛奶李子园上市
“新新鲜鲜李子园”是浙江地区许多90后耳熟能详的一句广告语。李子园自2019年开始就备战IPO冲刺,2020年9月,公司首发过会,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李子园发行不超过3870万股股票,募资6.91亿元。
1月27日,李子园开启申购,股票代码605337,申购代码707337,发行价格20.04元/股,发行市盈率17.75,单一账户申购上限1.50万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15万元。
据悉,李子园成立于1994年10月22日,总部位于素有“南方奶牛之乡”之称的浙江省金华市,主要从事于甜牛奶乳饮料系列等含乳饮料和其他饮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复合蛋白饮料、乳味风味饮料等。目前,公司拥有浙江金华、江西上高和浙江龙游三大生产基地和多个委托加工生产基地。
根据招股书,2016年-2019年上半年,李子园营收分别为4.53亿元、6.02亿元、7.87亿元和4.2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45亿元、9017.85万元、1.2443亿元、6712.98万元。含乳饮料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26亿元、5.78亿元、7.60亿元和4.0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4.29%、96.12%、96.71%和95.05%。
长期以来,含乳饮料是李子园的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在李子园天猫旗舰店中,其产品主要集中在各种口味的甜牛奶中,该系列被称为畅销20余年的经典产品。李子园在在招股书中也承认:“单一产品依赖程度较高”,而这一点也被李子园列为“提醒投资者特别关注的风险因素”之一。
除产品单一,李子园的销售区域也较为集中,公司销售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分布于华东地区,分别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74.95%、68.71%、64.89%和61.63%。
茅台位列李子园第五大股东
招股书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国平、王旭斌夫妇直接持有李子园35.93%的股份,并通过水滴泉投资间接持有李子园42.74%的股份,通过誉诚瑞投资间接持有公司1.43%的股份,共计持有李子园80.10%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李子园股东名单中还出现了茅台的身影。在2018年11月公司第二次增资之际,茅台建信投资共向李子园新增出资7378.09万元,目前位列李子园第五大股东,持股5.68%。据了解,茅台建信投资系由茅台建信(贵州)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合伙企业。
李子园第二次增资后股份总额增加至11610万股,以此计算茅台建信的投资成本约为11.19元/股,对照IPO发行价格20.04元/股,茅台建信目前投资浮盈近6000万元。
茅台的入局是否意味着对行业发展的看好?
数据显示,2013年-2017年,含乳饮料规模以上企业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3%。而2013年-2018年,这一数据已降为11.37%。2019年-2023年,预计增长率基本维持在6%—8%。
李子园在招股书中提醒,目前含乳饮料行业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行业内企业尚未完全形成差异化竞争。众多中小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不注重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依靠跟风模仿,导致产品品类、配方、口感或包装差异小。因此,消费者难以形成品牌认知,消费体验欠佳。
1月26日,李子园董事长李国平在网上交流会上表示,公司目前竞争劣势主要是规模效应尚未凸显,以及融资渠道单一。虽然公司发展较快,营业收入快速增长、营销渠道建设初具成效,已发展成为全国性布局的含乳饮料生产企业。但与全国大型含乳饮料生产企业如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娃哈哈等相比,产品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较为有限,规模效应尚未凸显。李子园将通过产能扩张和新产品研发来提高市场占有率,不断壮大业务规模,提升规模效应。
区域性乳企扎堆资本市场为哪般?
2019年以来,多家区域乳企冲刺上市,据统计有红星美羚、李子园、一鸣食品、菊乐食品、均瑶健康、品渥食品、熊猫乳品等,而完达山、花花牛也在计划之中。
作为李子园的其中一家可比公司,均瑶健康已于2020年8月18日上市,IPO募资 11.99 亿元,主要用于宜昌产业基地、衢州产业基地各年产 10 万吨常温发酵乳饮料项目及品牌升级建设项目。2017-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46亿元、12.87亿元、12.4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同样存在单一产品依赖程度高的问题,其核心单品“味动力”常温塑瓶系列占营收比重分别高达 97.53%、96.51%、89.48% 。均瑶健康上市发行价格为13.43元/股,截至最新收盘日(1月27日)报收18.78元/股,上市不足半年股价涨幅近40%。
有分析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区域乳企扎堆上市体现了随着大企业不断下沉市场、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公司需要资金的支持去提升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建设。而上市目前是一个比较快的融资渠道。
另有分析人士表示,相比全国性乳企,区域性乳企具有辨识度高、配送成本低、网点覆盖全、生产基地就近等便利条件,在发展低温乳制品上更具先天优势。短期来看,区域性乳企更贴近自身区域市场,凭借长期深耕所积累的渠道资源以及更贴近市场带来的高效物流配送能力,使得区域性乳企能在低温产品和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产品上发挥出较强的优势。但是从长期来看,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下,像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这样的全国性乳企逐渐针对各个地区进行渗透和渠道下沉,并且分销渠道优势也会对当地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