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的房子,100万就能买下来?东莞“三限房”,这是个什么东东?

发布于2021-08-24 20:29:00

一套200万的房子,只需要花100万就能买下来!

东莞首次将共有产权房和“三限”模式(限房价、限地价、限销售对象)相结合,降低购房成本,以满足刚需群体的需求。

今天上午,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东莞市三限房(共有产权住房)建设和分配试点方案》,公布了“三限房”(限房价、限地价、限销售对象)试点方案,明确了“三限房”规划建设、建设模式、建设标准、管理模式、销售对象及分配方式等内容。

梳理重点如下:

1、产权共有

由政府指定代持机构(国企)与承购人按份共有,承购人按总价50%购买50%产权,另50%产权由代持机构持有。代持机构为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或其下属全资公司作为代持机构。

特别提出,购买“三限房”享有与普通商品住房同等的教育、医疗、户政、养老、住房公积金等公共服务权益。

2、低地价

土地竞拍价在评估价50%基础上起拍,上浮10%作为最高限价。源头上限制地价,为房间折扣优惠打下基础

3、灵活定价

“三限房”价格与片区商品房价格挂钩。将项目所在区域近一年来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作为“三限房”最高销售均价。具体价格将在最高销售价格和成本价格之间,具体限价在土地出让前测算确定。

4、小户型、高品质

建筑面积限定在70~80平方米,户型为2房2厅1卫或3房2厅1卫,实施基本装修交付,且要求交付标准与样板房标准以及所使用的材料和配件完全一致,在产业区和重大发展区域周边供应,确保高品质。

5、优先人才申购

申购对象无房且有购房资格的人群,但分两个批次,人才和东莞重点发展产业和企业就业人员优先购置。其他的分给符合购房条件的人,优先无房户、无住房转让记录、社保缴纳时常长的人。

6、八折买回剩余产权,获得完整产权。

承购人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满5年(以不动产权证书登记日期为准)且入户东莞满3年的,可按届时市场评估价8折购买代持机构份额后获得完全产权。这是一个有吸引力的红利。

其中,对于特别关注的产权问题:

产权登记方面,购买人将和与代持机构分别颁发不动产权证书。未取得全部产权之前,购买人不得抵押登记及居住权。

产权转移方面,执行普通商品住房的限售政策,可以转让给指定机构或符合条件申请人,转让价格自行商定。

完全产权获得方面,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且入户3年,可评估价8折购买代持机构份额获得完全产权;人才更为优惠,莞香卡7折购买,玉兰卡5折购买。

另外,承购人在莞购买商品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及二手商品住房)前,需取得“三限房”完全产权或退出“三限房”。

共有产权房

“三限”模式并非东莞首创,但东莞首次将其和共有产权房相结合。

所谓共有产权房,即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房屋产权可由政府和市民平分,市民可向政府“赎回”产权。近几年来,国家多次提出要在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发展共有产权住房。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共有产权住房已经从政策走向了市场。

简单说就是,一套三限房,你跟政府共有产权,你可以只买这套房的50%产权,只花一半的钱,就能买来居住,享受普通商品住房同等的教育、医疗、户政、养老、住房公积金等公共服务权益。比如一套市场价200万的房子,你只要花100万就能买下。按照30%的首付计算,200万的房子,你只需要首付30万。

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东莞的“三限房”符合共有产权的基本特征,但在购买对象上优先人才和产业就业人群。人才分配完毕后,希望能留给长期居住在东莞有购房资格但无房的人群,这是需要关注的。不过,很多地方的共有产权住房,尽管并没有人才优先购置的规定,但操作上也是优先人才购置。此外,这个政策表现了东莞对人才住房需求的保护。一方面是优先人才分配,另一方面是8折回购政府产权部分,这是一个巨大的红利,有利于吸引人才,有利于保护人才免受高房价困扰。

东莞的“三限房”,谁可以买?

销售对象基本条件,承购人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有配偶或共同生活子女,承购人及其配偶、共同生活子女在我市均无自有产权住房,且申购前3年内在东莞市没有住房转移登记记录;

2.具有东莞户籍且在莞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3年,或不具有东莞户籍但在莞累计缴纳养老保险满5年;

3.与三限房销售区域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逐月缴纳养老保险满1年(劳动合同签订单位与养老保险缴纳单位须一致);

4.具备以下条件之一:大专或以上学历,中级工或以上职业技能,助理级或以上职称。

相关对象不能同时享受《东莞市人才安居办法(试行)》(东府〔2020〕49号)以及其他政策性住房优惠。

李宇嘉认为,东莞出台这个试点方案,本质上,最近几年东莞房价快速上涨,对吸引人才和产业发展造成冲击,需要地方单独化出地块,以低地价、低房价的优势和红利,保护人才和产业发展就业人群免受高房价冲击。后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能否有效分流需求、稳定市场预期,以及符合购房资格的人群(非人才)能否享受到这个红利,项目是否可持续推进。

(责编:彭勃)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