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企业赴境外上市信心!中金公司龙亮:坚持双向开放,中国投行处于发展机遇期

发布于2022-04-08 15:57:00

编者按:最近,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地缘政治、大宗商品市场等变数陡增,给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新的重大挑战。国务院金融委“3·16”会议以及国常会“3·21”会议均明确提出,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稳定预期,稳定资本市场发展。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证券时报·券商中国3月27日起推出各方建言“提振市场信心 稳定资本市场”系列报道,通过广泛采访证券界、基金界、创投界等机构人士,专家学者以及上市公司、企业界代表,倾听市场声音,汇聚各方智慧,凝聚更多共识,共同为稳定资本市场贡献力量!

近日,就“支持企业赴境外上市”“稳定市场预期”“中国投行发展机遇”等问题,中金公司投行执行负责人龙亮接受了券商中国记者的采访。

龙亮认为,金融委的会议提振了市场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前景的信心。目前,已有企业获得了境外上市的无异议函。投资者对中资上市公司的信心正在不断增强。境外上市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他表示,对于稳定市场预期,中长期来看,要推进改革与开放,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一是继续加强机构投资者建设;二是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三是吸引优质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龙亮称,中国投行正处于发展的机遇期,其基础在于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全面注册制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投行业务生态体系更加丰富;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确立,投行海外业务海外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4月2日,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国家保密局、国家档案局就修订《关于加强在境外发行证券与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定》(简称《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中国证监会坚定支持企业根据自身意愿自主选择上市地。《规定》的修订旨在进一步加强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相关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明确上市公司信息安全责任,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减少不必要的涉密敏感信息进入工作底稿,提高跨境监管合作的效率,体现了统筹开放与安全的理念,将促进中国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活动有序开展。

提振企业赴境外上市信心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理解3.16金融委会议中指出的“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龙亮:今年以来,A股、港股及中概股均出现一定波动,主要是由内外部因素共振导致的。外部因素包括俄乌局势演绎强化滞胀预期、国际关系如中概股退市的担忧,内部因素则包括市场担忧稳增长政策面临较多约束、房地产市场偏弱且信用风险尚待解决、国内局部地区疫情等因素。截至3月16日,上证指数及恒生指数年初至今分别回调约13%及14%,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达到25%,美股中概股指数较2022年高点下跌42%。

金融委专题会议全面回应了市场关注的主要问题。在金融委会议内容发布后,A股、港股同步出现反弹,相信在后续细化政策出台后,市场将会进一步筑底企稳回升。预计市场短期波动没有也不会改变长期健康发展趋势。从投行角度而言,更多关注“中国政府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到境外上市”。

首先,会议提振了市场对中国企业境外上市前景的信心。政策上看,关于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管理的规定草案已完成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支持符合政策和条件的企业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规范发展。证监会主席易会满也多次公开表示,要稳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型双向开放,强化境内外市场互联互通,加快境外上市备案制度改革,加强国际证券监管合作,处理好开放与安全的关系,支持企业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

目前,公开信息显示,已有企业获得了境外上市的无异议函。从市场看,经过前段时间的下跌,中资境外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已经突显中长线投资价值。部分海外头部机构投资者对中概股问题也公开表态称,应保持开放和理性的态度。投资者对中资上市公司的信心正在不断增强。

其次,客观来看,中国企业境外上市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探索,形成了中国企业、新兴产业和国际投资者共赢的局面。中国企业通过海外上市,不仅募集了发展所需资金,也在国际品牌认知和公司治理等多方面受益。国际投资者也通过投资中国公司分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丰厚成果。应该说,境外上市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与国际连接的重要纽带,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吸引优质公司“走进来”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待“稳定市场预期”?

龙亮:针对资本市场,短期方面,建议着眼“稳字当头”,释放积极信号。一方面,通过丰富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加强与海外监管沟通与合作等手段,稳定投资者预期;另一方面,在市场陷入极端非理性恐慌时,做好积极应对。

中长期方面,推进改革与开放,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一是继续加强机构投资者建设;二是鼓励上市公司积极分红;三是吸引优质公司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高优质标的供给,增加A股及港股市场对全球各地、各类企业上市融资的包容性。近期有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是中金独家保荐的山东潍柴集团控股的意大利法拉帝游艇在香港上市,这是近十年来第一家意大利企业来香港上市。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该项目登陆港交所对促进中国与欧洲更加紧密的经济金融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有利于促进更多欧洲企业愿意与中国企业合作,进入中国市场。其次,有利于中国企业通过并购从欧洲获取高端技术与品牌。再次,会吸引更多欧洲企业来香港上市,巩固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进一加深中欧金融合作。

中国投行仍处于发展机遇期

券商中国记者:如何看待当前投行的发展机遇?

龙亮:2021年,全球投行业务收入约1300亿美元,中国投行收入约110亿美元。中国最顶尖的投行在全球投行收入中的份额不足1%,常年排在20名开外,而全球领先投行的份额则接近10%。无论是从整体市场还是个体规模来看,中国投行业务的体量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还很不相称。展望未来,投行的战略机遇有很多。

一是基于“十四五”及2035远景战略建设期,我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国家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有望迎来黄金时代。三是全面注册制改革影响深远,核心能力领先的投行将长期受益。四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日趋完善,投行业务生态体系更加丰富。五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的确立,投行海外业务海外发展空间还将进一步拓展。

关于证券公司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责任,首先要坚决服务国家战略。金融业服务国家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改革、化解金融风险三大任务。其次是坚持长期主义。在客户筛选、团队打造、项目执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都要坚持长期主义,抱着做几个项目干两年分钱走人的心态在未来是没有出路的。唯有做大量长期投入才能真正抓住历史机遇。

再次是坚持创新发展。时至今日,中国证券公司的主要产品收入来源与10年前相比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要抓住科技强国和数字化的大趋势,在组织结构、业务模式和产品设计等方面,更加敏捷的响应市场需求,实现创新发展。

最后是坚持开放。中国投行应该既是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企业对外连接和开放的纽带与先锋官,也是国际资本市场认识中国的桥头堡和风向标。在加强国际业务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还有长足的工作要做。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