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生育政策两会期间再度引发热议。
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提高养老托育的有效供给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这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件事,就是增量提质、普惠就近、从严监管。
三胎概念获关注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较快,养育孩子的压力很大、成本很高,很多人都有一种上下夹击的感觉。在新出生人口不断下滑的当下,鼓励生育已成社会共识,各种促进生育的措施层出不穷。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 鼓励生育背景下,三胎概念板块3月7日逆势上涨。在沪深大盘下跌的背景下,K12教育指数、三胎指数等板块多股涨停。截至收盘,K12教育指数大涨3.84%,三胎指数上涨2.67%。板块内,和晶科技20cm涨停,美盛文化、爱婴室、金发拉比、盛通股份、珠江钢琴、电光科技、昂立教育等纷纷涨停,成为今天A股市场逆势翻红的典型代表。
3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提高养老托育的有效供给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
连维良表示,“一老一小”现在是最受关注的民生大事,人口老龄化、三孩政策、养老托育频频上了热搜。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解决好“一老一小”的问题,加快建设养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李克强总理在这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强调,要优化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提高养老托育的有效供给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这方面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件事,就是增量提质、普惠就近、从严监管。
一是增量提质。现在社会对养老托育的需求,特别是高质量的养老托育需求十分迫切。“十四五”末,全国养老床位规模要达到900万张以上,婴幼儿托位的规模要达到600万个以上。重点是围绕人民群众有迫切要求的优质资源来扩大规模,比如说“一床难求”的养老机构、“一位难求”的托育机构,中央预算内投资将给予重点支持,同时把财税、信贷、土地、人才等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大幅度增加养老托育优质资源的供给。
二是普惠就近。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应该说养老机构的总量、养老床位的总量有了明显增加。但是有些床位的利用率不高,除了这两年受疫情的影响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供需错配,供给的精准性不够、质量不高。人民群众最需要负担得起、方便可及的服务,最需要身边的服务,所以增量提质的重点要放在普惠和就近上。普惠,就是政府要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帮助服务机构降成本,服务机构向消费者降价格。就近,就是要全面落实社区养老托育的配建要求。同时,引导各类各样的养老托育服务向社区延伸、向家庭延伸。
三是从严监管。养老托育的质量和可靠性是现在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目前,这方面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有的机构服务质量不高,收费不合理,消费者有意见;有的机构缺乏诚信,甚至出现“跑路”这样一些不法事件,骗走了老年人的“保命钱”,严重冲击了社会道德和法律底线。对此必须切实加强部门的协同监管,进一步完善标准规范,全面提高养老托育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疫情过后,我国将迎来养老托育的恢复性快速增长,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能力准备,努力增加养老托育的有效供给。”连维良表示。
辅助生殖热捧
鼓励生育外,辅助生殖概念也日趋热门。
近期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发布《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对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规范调整,对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并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16项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本次调整将于3月26日正式执行。
此前国家医保局已于2021年9月15日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5581号建议的答复》指出:“将指导各地,立足‘保基本’的定位,在科学测算、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中信证券指出,北京市本轮调整主要为鼓励积极生育的促进举措,未来其他地区一旦陆续跟进,辅助生殖行业渗透率有望显著提升。结合近期北京地区将部分辅助生殖项目纳入医保、国家卫健委明确将建立健全合法捐卵储卵途径等举措,建议关注辅助生殖产业链中长期的配置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3月7日辅助生殖概念股也涨幅居前。主营甾体药物生产所需的起始物料和中间体的共同药业、主营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的达嘉维康双双20cm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