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以及推进公路沿线充电设施建设情况。
相关负责人指出,交通运输部着力推进水运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扩大水运基础设施有效投资。今年1—6月,全国水运建设完成投资735.7亿元,同比增长4.7%。
同时,要推进水运重大项目、智慧港航等工程项目建设,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格局。
相关负责人还表示,要给予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并探索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加强大功率充电等示范类设施的补贴力度。并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
上半年全国水运建设完成投资735.7亿元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指出,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强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资源要素保障。
苏杰表示,交通运输部强化规划引领,加快编制《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并印发实施《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规划》等文件,推动“十四五”期水运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导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大连港、北部湾港等主要港口总体规划编制,提升港口发展能级。
强化项目实施方面,苏杰指出,交通运输部做好102项重大工程涉及港航设施的任务分解并推动实施;推进黄金水道扩能、沿海港口提升、运河连通3个重大工程包,以及平陆运河、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宁波舟山港航设施工程等交通强国第一批重点项目实施。
为强化要素保障,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 进一步规范和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提出了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的系列措施。
苏杰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全面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
一是加强政策解读,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部门,指导各地用足用好政策,并完善环评、用地、用海审批要件。加快推进今明两年水运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二是优化港口航道布局,会同国家发改委加快《全国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报批,加快构建功能层次合理、保障能力充分、战略支撑力强、智慧绿色安全的港口与航道体系。
三是攻坚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大运河等通道扩能升级,推进运河连通工程前期论证和建设。
四是实施沿海港口提升工程,加快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以及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洋浦国际枢纽港建设;推进集装箱、原油、煤炭、LNG等专业化码头、集疏运体系,以及航道、锚地、防波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五是推动绿色智慧水运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港口船舶污染防治,构建清洁低碳的港口船舶用能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为主线,推动水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运智慧化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郑清秀进一步指出,交通运输部着力推进水运基础设施联网、补网、强链,并扩大水运基础设施有效投资。今年1—6月,全国水运建设完成投资735.7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6月份水运建设完成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33.7%。7月份水运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1.8%。
加快水运重大项目建设方面,郑清秀表示,交通运输部有序推进天津港北航道扩建工程、茂名港通用码头等工程开工建设,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码头工程、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等;竣工验收苏州港太仓港区四期工程、长江中游蕲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等;并加快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小洋山北侧集装箱码头工程等重大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尽早开工。
此外,交通运输部还加快了智慧港航建设,“钦州大榄坪南7号、8号码头自动化改造工程、苏州港太仓港区四期工程等两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竣工投运,广州南沙四期、宁波舟山港梅山二期等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有序推进。同时,加快推进电子航道图、航道水文多要素监测终端应用,积极推进长江干线、京杭运河智慧航道建设。”郑清秀介绍。
推进公路沿线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被问及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相关问题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陈万见表示,日前,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力争今年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明年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密优化,农村公路沿线有效覆盖。
陈万见指出,要加快建设或改造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科学合理选择新技术、新设备,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效益。并鼓励服务区经营管理单位与充电运营商等合作,开展充电基础设施运营与维护。
陈万见进一步表示,要按照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给予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并探索建立与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加强大功率充电等示范类设施的补贴力度。
“《方案》明确,充电设施作为服务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所需用地纳入公路用地范围。针对早期建设的公路服务区可能存在的用地紧张的问题,要做好新增充电设施布局、布线与公路场地、设施的衔接,优化行车路线和停车场布局设计。”陈万见指出。
《方案》提出,鼓励充电运营商兼顾投资运营主体合理收益与用户使用经济性,在市场培育期实施服务费优惠,确保充电服务费合理、规范收取。同时,鼓励地方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对充电基础设施场地租金实行阶段性减免,为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
此外,自动驾驶汽车也受到广泛关注,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逐步由研发测试转入实际运营。目前,全国已有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出租汽车、城市公共汽(电)车等商业化试运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中银国际研报指出,随着汽车新四化的不断推进,智能驾驶技术高速发展。消费者逐渐改变的消费理念,推动汽车从代步工具向智能移动终端演进。自动驾驶感知、决策和执行环节高速进步。感知方面,传感器从单一传感器感知发展至多传感器融合阶段,摄像头发展路径逐渐明确,4D毫米波雷达迅速兴起,激光雷达开启量产上车。决策方面,域集中趋势不断推进,跨域融合架构也逐渐浮现。自驾域控制器成智能驾驶计算主体,大量OEM/Tier 1/Tier 1.5布局研发对应产品。执行方面,智能底盘顺应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需要,线控转向、线控制动及空气悬架迅速渗透,自主供应商迎来发展机遇。
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甲子光年报告指出,目前我国充电桩保有量的结构基本保持在私人桩50%、公共直流桩20%、公共交流桩30%的比例,车桩比在3:1左右。保守估计2025年左右车桩比达到2:1左右,根据目前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测,预计2025年充电桩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