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科集团倪正东:对未来创投行业有这8点预判

发布于2021-12-13 20:05:00

12月13日,基石资本与香农芯创联合主办的“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峰会在深圳举行。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发表了主题演讲。

倪正东表示,我国创投行业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92年-1998年的萌芽期,自1992年IDG进入中国,创业投资在中国萌芽,活跃机构由10家左右发展至100家。1999年-2008年年为起步期,活跃机构数量增长到500家左右,外资机构(美元基金)占市场主导位置,本土机构开始起步。2009年至今为发展期,大量本土机构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快速发展,新一批战略投资者/CVC入场,活跃机构数量超过4000家,注册的有20000多家。

今年中国的经济面临较大的挑战,但是创投行业表现给力,募资和投资在前三季度都超过万亿,其中,募资增长50%,投资增长超过70%。今年前三季度共有472家公司上市,其中341家公司都有VC和PE支持,超过72%,所以 VC和PE对于中国创投创业创新的支持功不可没。

倪正东认为,目前,中国股权投资正发生着几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国资成为人民币基金最重要的投资方。在10-15年前,中国的VC/PE市场是外资主导,外资占比高达80%、甚至90%,而今天人民币基金有超过2/3是国资控股或者国资参股。

第二个变化是头部机构的集中度越来越明显。前30强的机构投资了早期项目的64.6%, VC机构的50强投出了接近60%的资金。

从被投行业来看,也有集中趋势。以前中国股权投资最大的“粮仓”是互联网,最近两三年开始,投资最多的变成了半导体和医疗健康,这前三大行业的集中度已经超过全部投资规模的50%。如果再加上制造业,投资集中度将超过70%。

从地域上来看,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5个地方吸引的投资量超过了80%。此外,长三角即上海、浙江、江苏的投资总量已经占比超过40%。近十年来,基于股权投资重点领域的变迁,以及人才吸引、营商环境方面政策利好驱动,长三角、珠三角在股权投资方面的增速较为显著。

作为从1998年开始进入创投行业、2000年开始独立创业的“老兵”,倪正东根据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分享了他对创投行业未来发展的洞见。

第一,创投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国资、民资、外资在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再加上银行、保险、信托等资产管理机构布局,参与者和资金来源更加多元化。中国需要更多的长期的资本来支持创投行业,支持中国的创新。

第二,科创投资持续增长。未来10年至20年,投资科创是行业的共识。以先进制造、半导体、医疗为代表的科创投资迎来爆发期,再加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利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未来可期。

第三,产业并购潜能巨大。在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和经济结构调整背景下,产业整合需求涌现,先进制造、新能源、半导体、医疗健康等行业并购频发。

第四,投后管理更深更精,重视ESG的考量。

第五,国内IPO常态化,科创板设立、注册制改革落地、北交所开市为国内企业上市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境外上市方面,港股IPO将承载更大的责任。

第六,S基金交易有大机会。中国股权投资最近20年投了10多万家公司,而真正上市的才3000多家, S基金交易大有可为。

第七,政策因素的影响加大。投资机构要增强对政策的敏感性,行业政策、产业政策的变化,对被投企业的影响重大。投资都放在政策鼓励、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

第八,投资行业新一轮竞争开始。国内政治、经济新的背景下,“大而强、小而美”的格局也会发生重大变化。投资行业新一轮的竞争和淘汰赛正式开始,没有适应新变化的机构,将会落后。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