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十月110家公募高管变动,涉及高管人数超300人

发布于2021-10-29 19:34:00

今年前10月接近收官,公募基金行业高管变动人数已超300人,连续三年高管变更人数居于历史高位。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2021年以来累计有110家基金管理人发生高管变更,涉及高管人数为301人。而全年高管变更人数超300人,这一现象已经持续了三年。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基金公司数量增多和大资管时代对资管人才的迫切需求,未来基金公司高管变更会趋于常态化。各家基金公司也在通过股权激励、打造更好的公司文化等,短期和中长期激励的方式,争取留住高管人才和核心投研人才。

前十月110家公募高管变动

涉及高管人数超300人

2021年前10月接近尾声,公募基金行业高管人士变更也趋于频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今年以来累计有110家基金管理人发生高管变更,涉及高管人数为301人。这一数据延续了2019年以来的高管变更热度,连续3年基金管理人高管变更人数都超过300人。

其中,今年共有32家基金管理人的董事长变更,涉及人数67人;40家公募总经理更替,变动人数为82人。

大型公募机构的基金高管变更,由于可能影响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业务方向,要更为引发市场关注。

今年,高阳担任博时基金总经理;赵桂才新晋工银瑞信基金董事长,高翀担任总经理;韩歆毅成为天弘基金董事长、王小青升任招商基金董事长、周兵履新长盛基金总经理等,一系列高管人士变动,都曾一度引发市场关注。

谈及近年来高管频繁变更的现象,北京一位公募高管分析,一是因为基金公司数量增多,相应的基金高管人数变动也会趋于频繁;二是部分公募可能由于股东变更,导致基金公司管理层也发生更迭;三是近三年以来权益类基金大发展,行业规模增长产生较大分化,部分规模增长不及预期、长期业绩欠佳的公募,可能无法达到股东要求,也会发生替换;四是部分高管有更好的职业选择,比如发起设立专业个人系基金公司、公奔私、转型其他资管机构等,也存在部分高管到了离退休年龄等原因。

上海一位公募人士也表示,基金公司是人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基金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都是职业经理人,他们的跳槽、奔私、创业等行为,都是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较好职业选择。

该人士也分析,公募高管变更一般有以下情况:一是公司股权变更,控股股东更换,或导致股东和管理团队目标不够匹配,原管理团队不适应就会离职;二是近年来基金头部效应明显,中小公司和新公司由于缺乏渠道积累、股东资源和品牌效应,公司管理考核指标不够突出;三是部分基金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加强对同行业高管和核心投研人才的吸引;四是部分高管任期届满,到了退休年龄等因素,也会导致高管变更增多。

在该人士看来,公募行业人才稀缺,一直就有较高的人才流动率,不仅是高管还是投研人才,本来就有较高的流动性;而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大金融混合经营和权益投资大发展的趋势下,银行理财、券商资管、私募基金、外资资管等,也都在招募公募基金从业人员,为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发展机会。

“从上述角度看,未来公募行业的高管变更态势,可能将更加趋于常态化。”该公募人士称。

三季度123位高管变更

创今年各季度新高

逐个季度和月度数据来看,“金九银十”跳槽忙,今年三季度基金行业的高管变更人数最多,60家基金管理人中的123位高管发生变更,远远超过了今年第一、第二季度。其中,董事长变更人数22人,总经理变动人数34人,都创造了今年以来各个季度的新高。

具体从今年10月份的高管变更情况来看,10月份共计1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的31位高管发生变更,其中,涉及到11位董事长和5位总经理。

比如,中信保诚基金涂一锴新晋公司董事长,原董事长张翔燕调为公司总经理,公司原总经理唐世春,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瑞达基金董事长由刘世鹏更换为李湧,许斌新晋金信基金董事长,原董事长张彦卸任。财通基金总经理王家俊也于10月15日离任,汪海代任总经理职务。

而从近年来重要公募高管的职业走向看,部分高管赴任银行理财子公司,有的基金行业内部跳槽,有的去了券商或外资资管,大资管时代的高端人才争夺战方兴未艾。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基金公司也在通过股权激励、实施员工持股等方式,争取留住高管人才和核心投研人才。

“实施股权激励、开展员工持股计划是一项比较好的激励措施。”华南一位公募投研人士表示,实施员工持股举措有利于股东、持有人和员工长期利益保持一致,有利于留住核心团队。另外,公司销售、投研、交易等团队的良好协作,公司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也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

上述上海公募人士也表示,要想留住高管和核心投研人才,短期的激励包括有吸引力的薪酬和奖金,这个措施适合激励销售团队的人才;而对于投研人才,可能需要员工持股、股权激励,以及事业部制等提升工作自主权的长期激励举措;对于高管人才,则需要做好长期激励和短期激励的配合。公司股东方设置合理的考核制度,实施更好的企业文化,也对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有很大的作用。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