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家老牌日化企业来说,今年似乎是个多事之秋。
旧伤还未愈,12月1日晚间,广州浪奇又公告称,法院裁定驳回本公司的请求撤销(2020)中国贸仲京裁字第0731号裁决的申请。本次仲裁结果的执行可能减少公司本期净利润7100.38万元。
法院驳回公司申请
仲裁结果或减少净利7100万元
12月1日晚间,广州市浪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浪奇”或公司)公告,11月30日,公司收到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本公司的请求撤销(2020)中国贸仲京裁字第0731号裁决的申请。本次仲裁结果的执行可能减少公司本期净利润7,100.38万元人民币,具体影响金额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
这场纠纷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18年1~10月,根据兴发香港进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发香港”)与广州浪奇签署的合同约定,双方先后发生了21笔交易。其中,兴发香港指出,7笔交易已按照双方签订的销售合同约定向广州浪奇转移了货物所有权。不过,广州浪奇以无法提取货物为由未支付货款。对此,兴发香港指广州浪奇未按合同约定付清货款的行为构成了合同违约,并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今年 7 月 ,广州浪奇收到贸仲委下达的《裁决书》,按照贸仲委最新的裁决,广州浪奇向兴发香港支付货款936.88万美元,且赔偿迟延付款利息损失。
根据12月1日公告内容,当时,公司选择:一是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二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公司起诉兴发香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并于今年8月中旬取得法院送达的受理通知书。随后,兴发香港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公司于 10 月下旬收到法院《执行裁定书》、《执行通知书》,决定对本案强制执行,公司不服,再次起诉兴发香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最终,于11 月 30 日,公司收到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民事裁定书》。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本公司 的请求撤销(2020)中国贸仲京裁字第 0731 号裁决的申请。
公开资料显示,广州浪奇的前身是广州硬化油厂,始创于1959年,是华南地区最早成立的洗涤用品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民用日化产品、工业用精化助剂等产品的生产制造和贸易。
广州浪奇回应“天降巨款”
前不久,广州浪奇刚上演完一出财务悬疑剧。
11月13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2019年12月,公司与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签署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储补偿协议》,约定的近12万平方土地达到移交条件,将为公司2020年度增加约22.47亿元税前利润。
22.47亿元“天降巨款”也获得了深交所关注,深交所在关注函中称,广州浪奇在2019年12月披露的相关提示公告中表示,土地收储相关费用将按相关会计准则计为专项应付款、递延收益以及资本公积。深交所要求广州浪奇说明变更土地收储事项会计处理的依据,是否涉及以前年度差错更正、是否存在内幕交易以及信息是否披露不及时问题。
对于深交所的询问,广州浪奇在11月26日回复公告中表示,公司土地收储事项会计处理变更对公司2018年和2019年净资产和净利润均无影响,不构成重大的前期差错,无需进行追溯重述,因此不涉及以前年度差错更正。
广州浪奇也表示,公司已于10月29日取得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土地移交确认书》,根据约定,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应在2020年12月28日前向公司支付提前交地奖励款4.31亿元。上述事项触及相关披露规定,但公司未能对《土地移交确认书》的行为性质作出准确判断,导致未能及时披露,确存在披露不及时的问题。
大额存货失踪、债务逾期加剧
如今又现陷四起诉讼
今年下半年以来,广州浪奇频繁自曝财务问题,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先是9月27日,公司披露公告称,存放在两处仓库里合计5.72亿元存货不翼而飞,在收到深交所关注函公司清查后发现,实际存在账实不符的存货合计达8.67亿元。
其次是公司在回复深交所关注函时表示,经公司自查统计,截至2020年月9月30日,公司贸易业务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0.66亿元,其中逾期金额为26.35亿元,同时贸易业务预付账款中9.61亿元已超90天账龄,如不能收回或无法取得追偿的话,公司可能会计提较大金额坏账准备。
此外,公司多次披露提示公告称,因资金状况紧张公司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债务已逾期,截至2020年11月17日,公司及子公司逾期债务合计7.04亿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6.88%。同时,因债务逾期问题,公司39个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含累计0.98亿元资金。
11月9日,广州浪奇发布公告称,因未及时披露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及未及时充分披露相关存货涉及风险情况,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广州浪奇、赵璧秋、钟炼军、谭晓鹏、李艳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如今,公司陷入四起诉讼。11月17日晚间,广州浪奇发布了一则“关于涉及诉讼的公告”,公司以原告身份将南通鑫乾化工有限公司、南通福泽化工有限公司、南通福鑫化工有限公司、如东泰邦化工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诉诸法庭,要求支付货款本金及违约金。
由于各种负面缠身,公司股价也随之跳水,11月2日一度下跌至3.34元/股,较年初8元左右均价跌去一半多,一举创下近十年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