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疫情对市场的影响点评

发布于2020-01-29 09:32:23

  一、回顾2003的SARS疫情期间,A股受到影响非常短期很快恢复(当时股市体量非常小,与宏观基本面相关性极低);港股不同的指数延续此前的熊市格局下跌5-10%,非典之后均迎来一轮几倍级的大牛市(背景是全球性的大牛市,止于2008年金融危机);

  二、当前对市场判断的前提是基于疫情的判断,疫情进展对经济的短期基本面形成直接而敏感的影响。而对于疫情的判断,需要专业知识和高质量信息,对此本人和我们团队都并不完全具备,只能通过有限信息和常识做出判断进行投资指导,并及时与相关投资人分享;

  三、判断如下:

  四、以上判断的理由及其检验方法如下:

  1、首先,无论多么可怕的传染病,都有一个“特效药”——隔离。从当前的防控力度、舆情民意和全员参与力度来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传播会被有效阻止;

  2、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日频确诊案例数据是一个滞后数据——由于存在14天以内的潜伏期以及医疗检测资源紧张的因素存在,所以绝对数的上升并不能反应实际传染的态势。而疑似病例及其增加数相对于确诊数据而言,有更强的先行指示意义;

  3、在一个简化的传播模型里,假设传播系数(注:即统计意义上一个人感染的平均人数)大于1且并没有因为代际而衰减,那么感染人数应该是指数级别增长直到达到整个人口的某一百分比为止,未来两周内只要数据弱于这一假设结果,那么就几乎肯定了防控的有效性——即传播系数并不恒定大于1(此前有权威机构研究表明在自然状态下新冠病毒的传播系数远大于1,可能在2-4之间);

  4、假设防控非常有效(即人为将传播系数降到显著低于1甚至接近于0),那么新增的确诊和疑似数据将会上升一段时间后,持续快速下降到顶峰的10%以下;

  5、我判断可能出现以下的情形,即未来一周若单日确认新增病例低于1000人,市场恐慌预期会下降,若单日确认病例低于500人,则市场会相信疫情迅速得到控制;

  6、如果未来的数据并不是3假设里面的继续快速增长,也不是4假设里快速回落,那么传播系数可能在1附近,则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防控的战役时间会拉长到的不确定点,风险也会大幅增长;

  7、判断错误的风险——变异、潜伏期变长、无症状传播、新的传播方式,以及现在仍然未知的因素或者我们错误的理解。

  五、对市场可能的影响和我们的应对

  在周末和长假之后,市场对疫情利空信息的酝酿,会体现在首日表现上。我们已经看到周一外盘、中概股以及A50期货都出现不同程度下跌,预期1月29日(周三)港股和2月3日(下周一)A股开盘都会出现一定的下跌。

  假设疫情快速控制,那么前期因此而炒作的疫苗概念股可能会面临风险,实际上2003年在疫情出现拐点后医药股表现不佳。另外根据经验,每次市场重大的波动变化,都有可能改变此前的行情结构,但这一点与我们投资逻辑基本上没有关系;

  有一部分行业即便疫情快速结束,所受影响也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要有航空、餐饮、影院和旅游等,民众的担忧情绪需要一段时间缓解。但即便持续影响半年到一年,对于基本面坚实的个股而言,仍然是个短期扰动因素,下跌可能会提供好的机会;

  在春节期间的民众普遍的自我隔离过程中,互联网平台客观上普遍是受益的,尤其是以娱乐为主业的——包括游戏、长视频、短视频和直播等。电商需求也是增长的,但受限于物流,业务量可能还是显著受到冲击,但这是短期的,电商平台有可能因为疫情提高了下线城市的渗透率;

  整体应对上,我们并不恐慌,会基于此前分析的大概率的情形,维持相对稳定的仓位(实际上我们的现在的仓位水平在节前有一定的下调,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我们也会保持对疫情数据关注,当事情偏离我们的预设时,会考虑采取重大减仓和对冲以应对不确定风险。

  六、态度和信念

  首先,我个人总体是乐观的心态。所有的技术性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因为中国的体制特征和人才保障;

  其次,我相信做判断需要依据逻辑、常识和专业知识,而非情绪;

  再次,我信任政府公开的信息和数据,信任国内和国际上专业机构及其人员的言论,我也会与具备专业认知的人进行交流以验证和参考,我对网络上的零散的微观信息(大部分是谣言)有限接受和解读;

  最后,祝愿一切变好,更少人被感染,更多人被救治,健康是每个人最大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