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副标题没写全,不过大家应该会脑补——
(物价)涨价、(货币)贬值,他们意味着一件事:通货膨胀。
我想了很多次要怎么解释通货膨胀这件事,迟迟没有落笔。要解释清楚,变量太多了,光是提纲的字数都两千多,我真是太难了……
所以换了一个思路,比起宏大的宏观经济叙述,可能我们都更关心微观层面。比如个人如何抵御通货膨胀。
今天不关心社会,我只关心你(的钱)。
国际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对不对。我们先思考一个问题,物价上涨了吗?
1、
上个月我去拔牙,阻生齿,花了580块。Dora妈陪着去的,出医院时她特别心疼,说这也太贵了,当年她生我时拔牙才30块钱。
我问咱妈,你那时候工资多少钱?她说90块。
嗯,拔一次牙花的钱占工资1/3。你说是贵还是便宜?
我家这个地方人均收入3000左右,拔一次牙占月收入20%左右。
而且拔牙前还拍了片子,打了麻药,这都是我妈当年没办法享受到的。另外,这是一颗难度系数很高的阻生齿,本身就贵一些。在我上一个拔牙的姑娘,才花了200多块钱。
所以物价上涨了吗?
看绝对价格是上涨了,但是从长期来看,特别是过去20年来看,物价的上涨与收入增长基本匹配。高歌猛进的时代背景下,高出去的物价,其实是你涨上去的工资。
2、
实际上,有不少商品价格在下降。
2003年左右,Dora爸买了一台爱立信的翻盖+触控手机。我用这个手机玩了一个学期的扫雷,印象深刻。手机也就比砖头轻一点,花了快1万块钱。
现在手机多少钱了?
非垄断性的行业,资本的介入会把一切利润优势磨平,看今年年初的口罩价格变化就知道。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相对价格变化不大,绝对价格确实是翻天覆地。毕竟,拔牙从30块涨到了580块。
所以很简单,如果想抵御物价上涨,第一个方法就是把钱花掉。
一分不剩,全都花掉。如果预期到会有严重通货膨胀,超前消费也是不错的选择。明天的钱没有今天的钱值钱,提前花掉血赚。
只要你花钱的速度够快,通货膨胀就永远不会追上你。
3、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你们发现没有,月光族很少会叫唤通货膨胀。反而是把钱存下来的人,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异常敏感。
懂事早的孩子受苦多,唉。
所以,这里就有第二个应对方法:资产保值增值。
抵御通货膨胀其实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题,资产收益率超过通货膨胀率,就非常OK。
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份发布的统计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3%;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5%。其中,猪肉贡献了66%的涨幅。
我们不可能只消费猪肉,所以合理预期的CPI在3%~3.5%。
换句话说,如果去年你存下的钱,去年一年的收益率超过3%,原则上就跑赢了通胀。
3%的理财收益,难不?
另外有一部分同学,可能对数据持有怀疑,有的认为是6%,有的认为是10%。
这也没问题,逻辑一致,只要你的理财收益能跑赢你预期的数字就可以。不过,如果认为通胀率有10%,你会活的特别辛苦。
于是,通货膨胀就变成了投资与理财的问题。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
如果想获得10%的收益,你能付出什么代价?
4、
金融产品的三大要素:期限、风险、收益。
三项无法同时满足,也即是说,没有一个金融产品同时满足T+0交易、风险低和收益高——我们称之为“不可能三角形”。
一般来说,金融市场用十年期债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2.5%左右——
结合“不可能三角形”,收益率要超过无风险收益率,只有两种方法:
第一,用期限去换。
如果不能承受风险,不能忍受本金损失,那就得牺牲流动性。很明显,30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就要比10年期的高。
第二,用风险去换。
在乎流动性,但是可以承受本金损失,那就去做冒险。
同样是债,铁道债的收益率就高于国债,而企业债的收益率高于铁道债。发行主体的信用不同,决定了风险大小,从而影响收益率。
当然啦,股票的收益率也许更高,但风险同样更高。
可能有人会说黄金和房产,虽然这两个商品长期涨势良好,但本质上获得收益的方式还是交易。有交易就存在供需关系变化,存在价格变动,也就是存在风险。
物价这么宏观的问题,具体到每一个人头上的时候,其实就是算账。
为了“抵御”通货膨胀,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呢?
5、
我们很多时候容易夸大通货膨胀的影响。实际上,最让人担心的反而是它的反面——通缩。
物价收缩,人们不愿意花钱等着继续降价,物价进一步收缩,经济萎缩,人们赚不到钱进一步不愿意花钱,恶性循环。
相反,温和的通货膨胀是好事。
可是对应到每个人头上,手里的钱实实在在变“毛”了,钝刀子割肉,着实不爽。所以对于个体而言,本质上是资产收益率的问题。
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
流动性和风险总要损失一个,保留谁或是损失谁——甘蔗没有两头甜,逻辑背后藏着你自己的财富密码。
PS,
我们经常推荐的年金险和增额寿险,能在几十年的跨度下获得3.5%以上的复利,本质也是用流动性换。
我自己上车买了一部分,也推荐大部分(有闲钱的)人考虑,主要原因在于:赚钱不易,相比于损失本金的可能性,损失流动性没有那么肉疼。
毕竟作为普通人,最能浪费的就是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