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美火到中国,工业大麻产业大起底

行业研究 发布于2019-04-10 11:21:11

  导读  

  工业大麻概念从去年北美的二级市场一直火到国内,一度引领了A股今年的上涨浪潮。一些概念龙头股的价格在几个月内翻番,甚至引发投资者神奇的联想,带动了麻花、天麻等概念股的上涨。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去年10月加拿大娱乐大麻合法化和12月美国工业大麻合法化,工业大麻产业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

  在二级市场行情火热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于工业大麻行业在国内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本文将从专利、技术和公司几个角度,对国内目前工业大麻行业的情况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1、中国专利占半壁江山

  201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称,全球606项涉及大麻的专利中,有309项来源于中国企业和个人。

  Lens专利数据库中检索关于工业大麻(Industrial hemp)的专利共有约1064项,其中中国地区专利340项,占比达到31.95%,为所有国家最多。但是CBD相关专利中,占比最多的却是美国35.79%。中国在CBD的专利中占比只有约5.21%。

  工业大麻专利情况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专利在数量上比较多,但是在产业和应用方面还不是最先进的。目前我国的大麻专利主要集中在品种培育、栽培技术、纺织、食品、药品、大麻检测技术等方面。

  在工业加工方面,尽管我国在纤维纺织方面的技术非常成熟,但在有效成分提取、开发生物复合材料方面才刚刚起步,比不上欧美国家的发展势头。从产业的发展水平、成熟度、产品开发等整体而言,我国的水平还达不到世界领先水平。


  2、两种工艺大PK

  工业大麻从育种、种植、加工提取到制作成各种产品,中间涵盖了多重技术。其中最具技术含量的步骤包括种子改造和加工提取工艺,另外还包括种植培育技术以及下游不同产品的开发,如药品、食品、电子烟等等。

  工业大麻提取CBD的成本与种子的品种和提取工艺有直接关系。目前中美国之间的工业大麻最大的区别在于种子的品种。

  在美国,工业大麻种子含量平均为6%左右,最高可达到11%(一般15磅的工业大麻原料能提取到1磅的CBD)。对比之下,中国种子CBD含量目前最高大概1.3%,平均值在1%,即美国种子平均CBD含量为中国的6倍。

  在同等土地面积下,中国种植的收获量可能只有美国的1/6。含量较低的种子也使提取加工的成本大幅提高。在相同目标产量和提取方法下,需要6倍溶剂和处理6倍污水导致成本增加。

  目前,国内外自工业大麻花叶中提取大麻二酚的工艺主要有两个方向:

  ①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如美国专利US20040049059);

  ②采用传统的溶剂提取技术(如中国专利CN201410052776),两种方式均能够有效提取大麻花叶中的大麻二酚。

  目前,在植物成分提取方面,应用较多的方法即为溶剂提取技术,已被美国选定为推荐的标准方法。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利用二氧化碳的超临界流体对CBD进行提纯的技术,该方法分离过程中不使用有机溶剂,因而不会造成有机溶剂的污染。但是该方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维持较高的压力,导致对设备的制造工艺要求较高,成本较高。

  大麻二酚两种提取方法比较


  3、工业大麻公司大起底

  截至2018年12月底,云南省已颁发了6张《云南省工业大麻花叶加工牌照》,分别是汉康生物、汉木森生物、拜欧生物、汉素生物、峨山五行和农科院。工业大麻种植的《云南省工业大麻种植许可证》则已颁发了45张。这里整理了主要的21家相关公司的信息进行分析。

  从成立时间上看,最早的是2001年成立的云南工业大麻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具有种植许可证,产品也较为丰富,包括了种子、油料、纤维、蛋白、药用原料等等。其余公司,除了宾川瑞林克林业科技有限公司之外,均是在2010年后才成立的,特别是2015年及以后共成立了14家,其中包括了具有CBD提取加工技术的几家公司。从分布地域上看,昆明8家,曲靖和玉溪各3家。

  从专利上看,在上游工业大麻品种开发方面,目前国内公司较多的是采取与科学院研究所合作的形式进行开发,较少进行独自研发,因此专利技术不多,仅有素麻生物相关专利正在实质审查中。

  在花叶加工和提取方面,仅汉木森生物采用是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法,其余的汉康、拜欧、汉素和五行均是采用溶剂萃取法。

  在加工专利方面,目前只有汉康生物的大麻精油提取方法和设备相关专利、汉素生物的CBD提取相关设备和系统专利获得授权。其余几家的提取技术专利正在申请中。

  在下游产品开发方面,已获得专利授权的产品包括拜欧生物的玛咖保健茶、汉义生物的萨缇瓦系列饮料以及电子烟的外观专利。

  从以上分析来看,我国工业大麻特别是CBD的开发和利用起步较晚,具有加工能力的公司较少,大部分公司在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种植阶段。提取加工方面,公司数量较少可能是受到牌照的影响。但是在下游产品的开发上,具有专利权的产品也不多。

  国内已开展工业大麻相关业务的主要公司


  4、小结

  国内工业大麻行业目前还主要集中在种植栽培和纺织等方面,在育种技术、CBD提取以及下游产品开发方面还比较薄弱。

  在当前受限于行政管理的阶段,国内工业大麻的种植许可和加工牌照对行业构成较大壁垒,因此目前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在牌照领域进行布局。

  从长期来看,工业大麻行业能不能真正发展起来并高速增长,关键在于下游是否能够开发出具有实用性和可以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