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秃”然地出现,在街角植发医院……

行业研究 发布于2019-04-08 11:18:55

  
    一时脱发一时惨,一直脱发一直惨。

  作为一个文科生,在哥大读数学的代价,就是我乌黑的头发化为乌有。作为一个脱发人,我也是在经历过各种防脱养护后才剃了光头,再无后顾之忧。只是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脱发居然还能成为一种隐形炫富的方式。

  植发,这个词并不陌生,这两年来异军突(秃)起。当脱发这一现象级热点愈来愈受关注,这意味着,它背后的产业链已经不容小觑。

  随手百度“植发医院”,相关结果7,300,000个,比起脱发药水还要多上2,000,000个,如果搜索“生发药水”,只有3,030,000个。这更加引起了我的兴趣,植发医院,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1 在百度上竞价排名最靠前的,有两家植发医院:雍禾植发和碧莲盛植发。这一查就了不得了,难怪说做竞价的都有钱。有资本作为靠山,自然财大气粗。

  2017年9月,中信产业基金3亿元投资雍禾植发。

  2018年1月,华盖资本5亿元控股碧莲盛。

  这其实很有意思,2017年之前,美容美发市场早已拥有了无数玩家,就拿上海来说,沙宣、文峰,这些老牌的美发连锁店早已遍布大街小巷。而在2017年之后,过去藏在犄角旮旯里,贴着祖传秘方的植发小店变得越来越醒目,大型的植发医院开始规模化。

  也是从那一年起,植发市场的两大巨头隐隐浮现。

  2 植发是如何迅速占据资本的芳心的?

  中国人对头发其实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儒家讲究孝道,《孝经·开宗明义章》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又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要盘发成髻,戴帽插簪以示成人;及至成家,又有结发夫妻以誓同心。在古代,断发甚至是一种刑法,视为对父母的不敬。

  时至今日,虽然那些繁缛末节已不复存在,但中国的美发市场一直火爆非常,上到老人,下到孩子,无论男女,洗剪吹都是刚需。随着发型和颜值正相关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女性对发型的需求也出现多样化增长。

  洗剪吹这个市场的玩家既有老牌的沙宣、文峰,这种全国连锁店,又有Tony老师的私人定制;细分到地方,上海有美联社,武汉有椰岛,杭州有小桑树,以及无数只有一个门店的小理发店……

  然而,这种市场格局,决定了洗剪吹行业难以抓取超额利润。(在我新上线的课程中,有讲到为什么投资人都喜欢那种利润率超高的行业,有兴趣的可以点此听课)

  我们来看一组美团的数据,在它的美发分类下,上海的洗剪吹门店一共有4,782家,其中2,512家属于在录门店。而上海成年女性人口一共770.62万人,也就是说平均一个店的客流量为1,612人。按美团的定价,平均客单价在400元,一年平均消费次数为2次,这意味着一个门店一年的收入大约在129万。如果再扣除租金成本、用工成本,最终能拿到的利润寥寥无几。

  所以,大量的美容美发店,只能用充值卡预充值的方法,充1,000元55折,充3,000可以3.8折,充10,000元……做大资金池,让自己看起来很Sexy,赚理财和金融投机的生意,可是,没过几年我们就发现路边的小店破产倒闭,资金池的路线,常常以旁氏骗局为终。

  如今住宅区里,美其名曰网红造型的私人定制开得风生水起,其背后也是因为利润空间被压缩而寻求的出路。

  好在,头发的生意不止这一门,脱发给了足够的机会。

  3 植发的目标人群异常鲜明,虽然我们常认为易受脱发的影响是像我这样的糙汉子,但是丁香医生就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女性在脱发上所产生的困扰比男性更加严重,女性有30%面临脱发烦恼,男性则为19%。

  根据这个比例来算,按照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劳动力适龄人口为9.39亿人,男女比例为116.9:100,那么,有潜在植发需求的男性为0.96亿人,有潜在植发需求的女性为1.299亿人。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有将近2.26亿人口的市场,约为中国总人口的16%,而女性也是植发市场潜在的主力军。

  事实上,植发医院也主要针对两类人,一类是深受脱发烦扰的男性,另一类是希望进行发际线调整的女性。

  比较特殊的是,相较20年前,中国中青年男性脱发率暴增10倍,脱发人口突破2亿,并呈现不断增长、持续低龄的发展趋势。

  如果说理发行业总与美容相关,那么植发行业则更贴近于医美。植发这个处于发展期的行业有非常完美的进入壁垒,单单进入成本就筛选掉了一批潜在的竞争者。

  植发手术的成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器械成本;

  医疗人员成本;

  推广成本。

  我们先来看器械成本。除了普通手术需要的镊子、纱布、止血钳等一般器械,比较特殊的就是分离毛囊所用的器械。比如专用毛发种植器、分离切割毛囊刀片、切割持胚镊、单株毛发种植针、毛发密度测试仪等。另外,毛囊检测费用同样计算在内,为了后续的植发巨额收入,这些前期的毛囊检测都是免费的。

  从器械成本来说,目前植发检测有三个重要的医疗器械:毛囊检测仪、脱发血液检测仪、植发机器人。

  通常,植发医院都会选择毛囊检测仪来协助诊疗。这个仪器的作用就是采用电子显微放大设备和专用的毛囊检测分析软件,将放大后的头皮拍成片,然后由软件出具毛囊检测报告。医生就可以根据这类检测报告来分析头发健康的一些情况。

  雍禾的毛囊检测仪一台约为1.2万元,一个院部一般会配置10到15台。雍禾目前全国有40个院部左右,全部医院配置大约有500台左右。另外,如果美国有新的毛囊检测仪,也会逐步更换。这样算下来,平均一年投入在毛囊检测仪更换的成本约为300万元左右。

  脱发血液检测仪和毛囊检测仪的功能类似,但用的是超声波技术来判断毛囊情况,与毛囊检测仪的显微镜技术相比,价格高出很多,目前植发医院多是选择后者。 植发机器人则是对医生的替代,目前价格在400多万,每使用一次需要刷卡开启系统,支付知识产权费用。但技术的不成熟导致目前适用情况较窄,所以国内应用较少。

  考虑到器械使用的平均寿命为10,000次左右,一台手术的器械成本大约在2,000元左右。

  第二,医疗人员成本。一台植发手术一般需要3~4个小时,需要一个医疗团队,也就是3到4人协助完成。目前植发医生的年薪在25万左右,时薪约为125元/小时,也就是说,一台手术的人工成本大约为1,750元。

  第三,推广成本。医院来一个患者的获客成本非常高,毕竟客单件也高,从你的小手点开他们做的广告到进确定手术,植发医院已经在你身上投资了4,000块左右,这个钱医院肯定是要在你身上挣回来的。

  这4,000元包括了什么呢?百度竞价的广告按点击收费,一次点击收费100块钱左右,一般20到30次的点击才能换来一次进院,再加上其他一些引导的费用,比如地铁和电梯里看的广告费等等。

  大概汇总一下,一台植发手术的成本大约为7,750元。正是因为植发行业其实是个资本密集型行业,第一梯队的雍禾和碧莲盛本就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对其他小机构形成了天然壁垒。

  当然,有了这么高的成本,一台手术的收入又是多少呢?

  种一个毛囊定价10元。这是什么概念?只做发际线微调,需要种植800到1,200个单位的毛囊,价格就是在8,000到12,000元。

  我咨询了植发医生,像我这种大面积脱发的,估计需要种植的毛囊数量是发际线微调的2.5倍。价格在20,000元到30,000元。如果像视频里的程序员,植发价格3万8,那就是3,800个毛囊。

  当然,医生安慰我说,一次植发,永久有效。

  不难看出,种植的毛囊越多,利润空间越大。所以医院会要求800左右的,最低毛囊种植数量。这个价格的收入刚刚达成与成本的平衡。

  接下来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如女性更倾向于发际线微调,价格平均为10,000元,男性更倾向于植发,价格平均为25,000元。根据前面计算有潜在植发需求的男女人数来算,女性的市场规模大约为12,990亿元,而男性的市场大约为24,000亿元。

  这么大一块肥肉,能不吸引资本的觊觎吗?

  4 随着资本的介入,植发医院还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趋势:他们不单单做植发,还进行防脱产业链的整合。

  中国人的防脱通常是有三种方法:

  基础方法:防脱洗发水、食疗

  专业方法:按摩仪、外用药、口服药、注射药物

  终极方式:植发、假发

  但目前而言,在这条防脱条产业链上,所有的玩家都是独立。

  植发医院购买毛囊检测仪,判断毛囊的活性,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是用外擦药、还是用口服药、还是植发,植发效果会不会好,需要多少单位数量等等。

  做美妆的公司在生产防脱洗发水,亚洲第一大和第二大化妆品集团,资生堂和爱茉莉太平洋,都分别有口碑和销量并存的两款防脱产品。

  医药公司生产的防脱产品通过综合性医院或者OTC药房直接流入市场,非常受欢迎的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既可以是医院开出,也可以在药店买到。

  假发公司瑞贝卡,专业做假发16年,无论是淘宝还是线下门店,市场占有率也非常可观。

  然而,随着植发医院的资本愈来愈密集,未来的趋势很可能变成,患者一进来,先由专家会诊,看你究竟是适合在二楼做药物治疗,还是三楼做理疗,或是四楼做植发;实在不行,一楼还能为你定制假发。总之,会根据患者脱发情况,提供一套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防脱生发洗发水究竟有没有效果?

  别的洗发水我不敢肯定,霸王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洗完之后,胡子变长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