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分拆下属中集车辆今日香港上市,暗盘高开低走:一时分拆一时爽,一直拆一直爽?

发布于2019-07-11 09:27:05

  中集车辆(1839)昨日进行暗盘交易,高开低走最终收跌3.13%,报6.18港元/股。

  中集旗下第二大业务板块

  在2017年成功分拆空港业务借壳上市后,中集集团分拆车辆业务今日在港股IPO。在中集车辆正式在香港上市后,将成为中集旗下继中集集团、中集安瑞科、中集天达之后的第四个独立上市平台。

  就业务模式而言,中集车辆主要从事的是半挂车及专用车上装制造及销售。其具体产品包括五种半挂车、2017年于中国推出的中置轴轿运车,以及自卸式翻斗车身、搅拌车的搅拌筒等上装产品。而从营收规模来看,中集车辆目前是中集旗下第二大业务板块。

  根据中集车辆向港交所递交的经修订聆讯后资料,2016年至2018年,中集车辆的营收分别为145.55亿元人民币、193.67亿元人民币和241.6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7.53亿元人民币、10.11亿元人民币和12.32亿元人民币。中集车辆目前在全球拥有31个制造和组装厂。

  当然还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集车辆是中集自2017年以来从母公司分拆出来独立上市的第二块业务。

  在2017年的时候,中集把主要从事空港业务的德利国际分拆出来,并将其全部注入港股上市公司中国消防,从而将中国消防变成其持股50%以上的控股子公司。加上早在2008年就分拆到香港上市的中集安瑞科的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板块,现在中集的八大业务中已经分拆出“三大”。

  正是通过这种分拆上市,中集集团也成功在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打造出“中集系”体系。伴随着中集车辆今天在港股上市,中集将拥有中集集团、中集安瑞科、中集天达、中集车辆这四个独立上市平台。

  不断分拆独立上市的中集

  那么像中集这样不断对自身进行分拆独立上市,会不会掏空现有的上市公司?面对这样的疑问,中集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港股成功上市后,中集车辆的融资空间有望得到拓展,国际化管理水平、独立品牌溢价也有望得到提升,这些都是有助于车辆业务的未来成长。

  并且由于中集车辆上市后依然将并入中集财务报表,中集车辆的发展也将提升中集集团整体价值,给股东带来更大的回报。

  其实自从1982年投产以来,中集集团在物流、能源装备等领域已成就近20个世界冠军产品,比如集装箱产量全球第一、ISO液体罐箱全球第一、半挂车销量全球第一等。而从1994年上市以来,中集集团已经连续24年都保持盈利,2018年营收约935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距离千亿级跨国产业集团只有一步之遥。

  然而,截至7月10日收盘,中集集团A股市值仅391亿元人民币,市盈率(TTM)为11.70倍,市净率1.12倍;H股更为惨淡,市值仅275亿港元,市盈率(TTM)为7.31倍,市净率仅0.60倍。

  “市场往往不愿意给业务多元的企业太高估值,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很难给这类公司进行准确行业归类,这会导致这类公司常年缺乏行业研究员的跟踪,进而很难获得大基金的青睐及重仓投资。另一方面,多元业务的企业,母公司股票估值低会掩盖旗下子公司的真正价值,投资人可能注意不到子公司的价值,即便注意到了,也不敢因一个板块投资母公司股票。”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其实不仅仅是中集,很多业务多元的上市公司都存在估值低的问题,比如香港上市公司复星国际市盈率只有不到6倍,市净率仅0.71倍;联想控股的市盈率也只有8.52倍,市净率为0.63倍。为了跳出多元业务估值陷阱,港股很多公司也像中集一样,在积极寻求分拆。

  据统计,2018年年初至今,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港股市场有38家上市公司发起了39次分拆(联想控股发起了两次)。其中,分拆子公司在港股上市的最多,有高达23家,包括复星国际分拆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平安分拆平安好医生、碧桂园分拆物业板块碧桂园服务等;分拆子公司到A股上市的也有12家,包括石药集团分拆旗下新诺威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威胜控股、微创医疗、金山软件拟分拆子公司在上海科创板上市;腾讯、华泰证券、新濠国际等,则选择了分拆子公司去美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