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麻吉
“一觉睡到自然醒,不用洗脸搭衣服,边吃零食边工作,午休时间刷个剧。”这是北京某互联网“打工人”何洛想象中美好的居家办公生活。
之前,听到身边陆续有朋友被居家隔离,何洛除了同情以外,更有一丝羡慕。而当自己真的如愿过上“居家生活”,何洛才发现,仅剩的“自由空间”也被居家办公剥夺了。
霞光社和5位坐标北京的打工人聊了聊。他们中有时刻被视频监视居家一举一动的大厂“螺丝钉”;有因居家工作焦虑而相约“云酒局”解压的“创业小老板”;也有热衷居家生活,享受云K歌、云瑜伽便利的小厂业务员。
5位打工人里,居家办公时间最长的已经超过了一个月,这段不便出门的日子,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
以下是他们的居家办公故事:
何洛:全天视频“监视”下
我失去“上厕所自由”
我是一名市场文案策划专员,公司在北京朝阳区。5月初,大家开始陆续在家办公,但没想到这是我完全失去人身自由的开始。
我和其他几个同事,是公司里第一批被弹窗后居家隔离的员工。居家第一天,行政就通知我们,每早需要准时在视频会议中上线,并保持全天出现在镜头前,证明自己“确实在工作”。
后来有同事告诉我,为了方便所有人监督我们的办公效率,行政会把我们居家办公的实时视频图像,投影在公司前台的大屏幕上。
这个消息简直可怕,要知道这个硕大的屏幕,以前一直是用来播放公司宣传片的。第二天,我立刻给自己设置了一个“虚拟头像”贴纸,但很快就被行政私信通知:“不许用虚拟头像,要露出真实的脸”。
图源:pixabay
公司的这些做法,让我深感老板对员工的不信任已经到达顶峰。居家办公状态下,他好像只有想尽办法控制大家,才能缓解一点自己的不安全感。实际上,我们的绩效都在那,不好好工作是根本完不成的,哪会有空摸鱼呢?
有天晚上,老板为了让大家紧张起来、更有干劲,组织了一个全员大会,从当晚8点一直开到凌晨。我们的脸也被转移投放到会议室大屏上,接受全公司注目。会议全程,我目不转睛,因为我知道自己一丝一毫的走神表情都会被屏幕无限放大。等到凌晨散会,我已经是腰酸背痛,比平时在公司开会累多了。
后来,公司开始实行全员居家办公。每天早上,同事们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陆续在视频会议中“上线”,一整天面面相觑、相顾无言,熬到下班时间才能名正言顺地“下线”。
行政时不时就在群里发消息,提示大家把摄像头摆正,“露出你们美丽英俊的脸庞”。而老板每天都有一个折腾人的小技巧,总能让你不舒心。
有时候我中间离开上个厕所,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老板就会在群里@我,质问这么多人怎么就你不在,让我赶紧上线别耽误工作。这让我每天都面临很大的精神压力,上厕所都像被监视,心里不踏实。
同事们在视频里也毫无隐私。我经常看到,忘记开了视频的同事在挖鼻孔、吃零食,有时候还会同事父母、老公和孩子也会在视频中闪现,天气慢慢热了,穿着暴露一点就很尴尬。
听说接下来“监控”还要进一步升级,老板已经向行政下了任务,给每个人录视频,看看有谁“露脸”不到8小时。
同事私下里每天都在吐槽老板的这种“监工”方式,大家心里都像藏了颗炸弹,随时要爆炸。
我之前在网上看到新闻,某公司每5分钟给居家办公的员工拍照记录,一天“露脸”不够89张就算旷工,要扣钱。我只能苦中作乐安慰自己“幸好没人给我拍照”,说服自己在今年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暂时忍耐。
刘洋:线上团建
我在“云K歌房”里当了一回“云麦霸”
“开了个K歌包厢,大家快来~”晚上9点,我收到了同事在部门群里发送的一条特殊“团建邀请”。
点开链接,我进入了一个线上K歌房,同事们的头像齐刷刷出现在房间中,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图源:unsplash
这两年工作越来越忙,娱乐活动变得奢侈。前段时间同事们喊着“团建好想唱K”,但K歌活动还没成行,疫情就卷土重来,大家直接开启了居家模式。
要不是那天同事发来线上K歌房邀请,我真不知道居家唱歌还有这种玩法。
线上K歌房的点歌过程和KTV相似,可以输入曲名或歌手名搜索,曲库伴奏资源不比线下店少。我和同事还能按需要调整伴奏和麦克风音量,提高或降低音调,或者为人声选择“唱将”“剧场”“黑胶唱片”等不同音效,为演唱效果加成。
但线上K歌时,同事之间语音聊天就不太方便了,因为会打扰演唱者。大家都会闭麦,转而通过发弹幕的形式聊天,或者为演唱者送花打CALL。
图源:受访者
我所在的K歌房最多只能同时两人对唱,大家需要点击“麦克风”的按钮,才能拥有演唱机会。碰到大家都会唱的歌,同事们像击鼓传花一样轮流传递话筒,每人都能唱上几句,是挺有意思的一次线上团建体验。
希望疫情快些过去,和同事们能很快在线下相见,一起再去K歌。
齐笑:创业的辛酸泪
都在周末的“云酒局”里
周五晚上十点整,我和闺蜜的“云酒局”正式开始。
疫情下,我和闺蜜的工作都不太顺心。平时大家将心事闷在心里,到了周五晚上,就想一起喝酒聊天,哪怕只能借助线上的方式。
虽然只能“云喝酒”,但也需要一些仪式感。我给自己准备了一瓶白酒,配上一斤半的小龙虾和几块马苏里拉奶酪,而闺蜜则准备了几罐度数较低的柠檬气泡酒和薯片、奶酪棒等零食。万事俱备,我们就着小酒聊起了工作和人生。
图源:受访者
我在艰难的创业阶段,这两年赶上疫情,其实各方面都挺难的。这段居家时间,我在线上谈了不少生意,但如果双方彼此陌生没有信任基础,想靠线上联系开拓新业务,难度真的很大。
一方面新业务难拓展,另一方面公司该付的各项房租、工资等硬支出一样不少,这让我很焦虑。闺蜜边喝酒边提到一家企业“现金流只够撑三个月”,但在我看来,现在能保持三个月现金流的企业,真的还挺不错的。
我有时会在微醺状态下,再捋一遍工作,想想下个月工资要怎么发。公司刚裁掉一名员工,我知道他有家要养,我心里也很不好受,但真的没办法了。
人是社交动物,居家办公容易抑郁,尤其是工作不顺的时候,会更加怀疑自己。面对焦虑,和闺蜜的“云酒局”是我居家时期调节心情的方式之一。
其实相比同事我还算好的,我一个人住,心情不好可以和闺蜜约个酒。而同事一个中年男子,要照顾好整个家庭,给家里的两个孩子做饭、辅导功课,生意上很多负面的情绪甚至不敢对家人流露。
那天的“云酒局”,我稍微喝多了一些,将自己憋在心里的很多话一股脑释放出来。我问闺蜜,为什么到了这把年纪,事业和生活都没能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为什么这两年一直在折腾,考虑的事情更多,却比以前更穷,还不如躺平?到底要怎么看待周围人的话:女孩子这么折腾干嘛,找个轻松工作,早点嫁人才是正经事。
直到第二天早上我醒过来,才发现自己昨晚喝多了,给闺蜜发了很多工作中受委屈的事情,竟然还顺手审批了一个同事发来的合同,过程自己都记不太清了。
但那天晚上,我难得睡了个好觉,第二天又重新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
杨雨:通勤时间折算成了
一节2.2折的 “云瑜伽”课
自从居家办公后,我每天能省下近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我就利用这段时间来练瑜伽。
现在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视频软件,由专业老师带着我实时上课。一节75分钟的瑜伽课,连带拉伸和力量训练等内容,练完神清气爽。
我一直有办健身房会员卡的习惯,但因为下班时间晚,有时还加班到半夜,经常没空上课,花了钱挺浪费的。而这波疫情以后,线下健身房陆续关门停业,我想健身也无处可去。
后来,健身房担心太久不营业会让客户大量流失,开始每天在微信群中发一些免费直播课程的信息,用来维系客户。
图源:受访者
但这样的直播课,对我来说和在家跟着刘畊宏跳操没什么区别。没有人管我是不是能跟上,或者来指导我的动作是否标准。
所以我报名了健身房瑜伽老师自己开设的在线课程。我之前跟着她练瑜伽已经有一年多时间,还加入了她的学员小群。现在,我会定期在群里预定线上瑜伽课,并通过微信直接付款给老师。毕竟疫情当前,她也需要收入。
每次上课大概有6、7名学员,老师会让大家都打开摄像头。相对免费直播课,这样的付费小班体验更好,很多不正确的动作都能得到老师的及时纠正。
图源:受访者
线上课的性价比也很高。我所在的健身房一节瑜伽课售价198元/人,而现在一周4次的线上课程套餐不过175元,折合一节课不到44元,相当于过去的2.2折。
晚上省下的通勤时间,则能让我早点吃上晚饭,并且将整个作息提前。睡前我还有时间再做半小时冥想,让精神彻底放松。这么来看,居家办公好像也不错。
米亚:久坐12小时后
我花5000块下单了居家办公“四件套”
我身边不少居家办公的朋友,经常在朋友圈晒各种自制美食,或是在家运动打卡的记录,看上去居家办公让他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休闲时间。
但我的感受完全不同。对我来说,居家办公模糊了工作的边界感,24小时待命成了我现在的常态。
以前到了午休或是晚上入睡时间,群里的老板和同事一般也都“消停”了。可居家办公后就不一样了。从清晨到半夜,工作群里信息响个不停。经常饭吃到一半,老板一通语音发过来,我就不得不离席处理工作,等我重回饭桌,饭菜已经凉了。就算是睡前,我也能接到各种临时的工作需求,只能半夜加班完成。
我老公的工作比较按部就班,下班后都是自由时间,所以当他看到我扑在工作上,饭吃不好,觉也睡不好的时候,总是心疼中难掩费解:“至于么,你怎么天天这么多事?”
居家后,所有线下沟通都被平移到了线上,但我觉得沟通效率低了很多,大家不坐在一起,各自接收到的信息之间有断层,很多事情在推进时感觉“使不上劲”,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
而我每天基本都要对着电脑原地“坐”满12小时。可能是年纪大了,几天下来,我就觉得“腰要断,屁股要肿”。
连夜组装新的办公桌。图源:受访者
于是我立刻在网上下了一单,给自己买了可调节高度的升降桌、更舒适的办公椅、屏幕更大的电脑显示屏,和一个简易的拉筋斜踏板。现在,我可以灵活切换站着或坐着办公,大显示屏减少了我长时间看屏幕的双眼疲劳感,而拉筋斜踏板能帮我放松、拉伸久坐后的双腿。
居家办公让人身心俱疲。现在,我只想能早点回公司上班,见见久违的同事,也把难以推进的工作快速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