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影子银行”(上)

发布于2019-12-03 10:25:03

  影子银行的由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在2008年《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使用“准银行”概念描述“影子银行”体系,指出,近年来其在发达经济体中获得长足发展,融资规模已超过传统的银行体系。2010年9月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曾发布报告称,在2007年最高峰的时候,美国“影子银行”的资产达到20万亿美元,超过传统银行10亿的资产规模。

  作者: 网络侵删

  

  2010年11月17日,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主席特纳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许多问题来自“影子银行”体系,但目前的多数应对措施只针对银行机构,导致“影子银行”不受监管,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处理“影子银行”问题是全球监管者的“根本性失败”之一。此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和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德国央行行长韦伯等均表达了对“影子银行”的关注。特里谢称,必须把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和其他大型复杂的机构纳入其中。韦伯则表示,金融监管改革的下一个重点将是“影子银行”。

  对于“影子银行”,中国相关金融管理机构人士也在不同场合表示了关注。周小川在2010年一次公开演讲中提出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框架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将更加注重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及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影子银行”起源于金融创新最发达的美国,深刻改变了美国的金融结构与运行模式,是美国货币创造的其中一个主体。1997年,美国CDS(信用违约掉期)市场规模只有1800亿美元;但到2008年,全球CDS(信用违约掉期)市场交易已经达到62万亿美元。跟第一段中的20万亿数字是否矛盾?由于CDS过度交易带来杠杆放大效应,风险被扩散分散到银行系统和金融市场之中。迅速膨胀的的“影子银行”导致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使得整个金融体系暴露在巨大的系统性风险中,最终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引发了全球连锁性的金融危机。美国经济金融出现泡沫根源在于资本没有流向实体经济之中。

  影子银行的定义

  2010年9月2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将“影子银行”定义为:“除接受监管的存款机构以外,充当储蓄转投资中介的金融机构”。这是目前相对最广为引用的概念。跟第一段的定义重复

  “影子银行”又称为影子金融体系或者“影子银行”系统,最初是指房地产贷款被加工成有价证券,在资本市场上出售交易,使得房地产业传统上由银行系统承担的融资功能逐渐被投资所替代,属于银行的证券化活动。美国“影子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成倍扩张信用,“影子银行”通过发行证券来融资,改变了传统银行体系把储蓄存款转化为投资的做法。这一概念可以进一步延伸为:“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机制。[2] 从功能及活动的角度,“影子银行”在常规银行体系之外,为资金供给双方提供具有期限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信用媒介。参与“影子银行”活动的主体可能是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金融公司、应该是业务而非公司、结构性投资载体和对冲基金等。目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涉及到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中的信托公司和财务公司。证券机构的功能是将传统金融产品证券化;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市场化的金融公司从事在传统金融机构和客户之间融通资金;其他房地产信托投资机构、证券经纪公司、结构化投资实体等提供服务。

  “影子银行”与正统商业相比,不吸收存款,却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提供贷款资金,行使商业银行传统的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但“影子银行”提供贷款资金并非像传统商业银行那样直接与公司企业进行,而是通过证券和银行业务在很宽领域配置资金。“影子银行”经常超越银行和证券领域限制,通过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特殊目的实体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各种复杂的业务往来。“影子银行”体系具有高杠杆率和高流动性特征,信息不透明,复杂的融资交易使其很少甚至根本不受传统银行那样的监管。高杠杆性、高流动性、信息不透明性以及较少受监管性加上通过各种渠道与资本市场发生的各种密切联系,使得“影子银行”带来致命的“高传染性”。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如果传统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进行货币创造的话,“影子银行”则更多是主要通过各类交易活动加速货币流通、提供资金。

  中国影子银行的产生

  为应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各国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以刺激经济,结果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传统的银行业中货币大量涌动,“影子银行”也“风生水起”。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增长和高收益吸引了很多信托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参与。银行业因为受到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利率管制的影响,信用扩张受到影响,为了得到高收益,采取与影子银行合作的方式获得回报。

  中国金融控制导致银行体系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功能出现弱化现象,金融脱媒呈加剧趋势,“影子银行”不断扩大。2011年上半年,货币政策并未明显紧缩,但因“影子银行”的资金分流,很多银行资金流向地方政府、房地产行业和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明显感受到信贷紧缩。在银行体系资金趋紧的同时,大量追求高回报的投机资金却充斥市场。在全社会投机气氛推动下,许多企业对实业投资感兴趣本句话的意思有误,将资金投向金融,做起金融业务。国有企业也将利用优势将获取的资金用于“委托贷款”。

  中国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得中国金融组织发育不足,受管制而偏低的市场利率(尤其是存款利率)导致中国金融发展出现替代化,即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严格的金融控制使得非正规金融在新时期新需求下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迅猛增加为影子银行的成长提供可能,一些与银行有相似业务、关联业务的金融机构逐步成长壮大,逐步具备提供资金供给的能力,成为“影子银行体系”。

  中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间接融资金融体系。改革开放30年多年来,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占据社会融资总量的八九成。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市场化和“金融深化”的快速发展,融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资规模占全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逐渐下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也逐步通过控制信贷规模而实现。但近些年随着“金融脱媒”和大量表外资产的出现,“影子银行”发展迅速,表内信贷增长量已不能完全反映全社会的资金供求状况。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再加上其他融资方式的迅速发展,银行贷款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发生变化。

  2011年以来,随着国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银行开始减少信贷投放。依然旺盛的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房地产、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大量资金。在短期前景向好的预期下,国民经济处于优势地位的房地产业加大了对资金的争夺力度,推高了本已上涨的利率,进一步加大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这些处于弱势的企业只好求助于非正规金融——“影子银行”,结果推动“影子银行”进一步兴起壮大。

  与此同时,为了规避中央银行的信贷管制,一些金融机构把信贷业务从表内业务移到表外,逃避金融监管。加上过高的通货膨胀导致负利率,相当一部分居民与企业不愿意继续把钱存入银行,而是减少银行储蓄存款,将资金更多投放于银行理财、基金投资、保险保单、私人借贷等,从而形成“金融脱媒”。这种典型的金融脱媒现象美国曾在20世纪70、80年代出现过,两次“石油危机”使得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物价居高不下,但因为“Q条例”限制,存款利率水平很低,银行存款收益为负,导致大量存款从存款类金融机构流向收益不受利率管制政策限制的金融市场。可见,我国国家对利率的管制是刺激影子银行产生的重要原因。“银行存款利率保持在很低的水平,拥有过多储蓄的企业家和其他富裕个人数量正在不断增多,在实际存款利率为负值之际,他们无意把钱存入银行,而是把资金投入非正规渠道,每年收取20%至30%的利息。”

  中国的“影子银行”与美国影子银行有很大不同。它既包括银行业不受监管的证券化业务(或银行由表内移到表外的业务),又包括委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还包括不受监管的民间金融。

  中国“影子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国家严格的金融控制导致正规金融­尤其是传统银行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于是,非正规金融——“影子银行”填补金融“市场空白”。同时,银行储蓄者以及其他资金提供者不愿意接受很低(最近甚至为负)的实际利率,为获取更高收益,将银行存款转移到理财、基金、信托、保险、私人借贷等金融产品上,提供“影子银行”所需要的资金。同时,大量非金融机构的发展起了助推作用,越来越多的机构正在涌入银行的“影子”里。截至2010年6月末,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达到1940家,贷款余额1248.9亿元。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全国准备发证、纳入监管体系的融资担保法人机构达6030家,国家工商总局登记带有“担保”字样名称的公司将近15000家。典当行业也快速扩张。商务部统计,2010年上半年,典当行业累计发放当金103万笔,典当总额847亿元。

  与中国影子银行相伴随的是银行存款出现“分流”“脱媒”现象。2011年头两个月,银行新增存款总额仅为1.3万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去年同期的2.5万亿元人民币。分流的银行存款转化为“影子银行”的资金。2010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6.33万亿元,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79.7%。而在200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以外融资为1614亿元,仅为同期新增人民币贷款的8.7%。2011年10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9.80万亿元,表外贷款2.14万亿,占比达22%。其中,委托贷款增速最为迅猛,前三季度增加了1.07万亿元,同比多增5625亿元,占所有表外贷款将近一半,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达10.9%;信托贷款则增加848亿元,同比少增3924亿元,占表外贷款比例约4%。”大量委托贷款成为关注焦点,”影子银行“成为讨论焦点。

  事实上,英国《金融时报》2011年3月发表《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报道,逐步引起外电对中国“影子银行”的讨论。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包括中移动、中石油等大型国企均设立金融业务平台,从事放贷业务,包括90%的放贷企业为国有企业。报道估计影子市场每年资金流量可能已达2万亿人民币,相当于中国GDP的5%左右。

  在4月份召开的博鳌论坛亚洲2011年会上,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提出,银监会对会造成高杠杆率的“影子银行”和银信合作高度关注。因为,这些机构提供流动性、提供信贷,就像银行和保险公司一样。他们的工资比银行和保险公司都高,但他们的风险和成本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计量。2011年5月初,他在在银监会第22次委务会上,把“影子银行”风险和政府平台贷款风险、房地产信贷风险列为银行业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监管部门官员正式讨论“影子银行”。

  2011年11月1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对中国金融体系评估报告中也指出:“中国影子银行等地下中介机构处于无监管状态,必须实施对影子银行及与之有关金融机构的的监管,逐步使之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