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星链计划,马斯克又在下一盘很大的金融棋……

行业研究 发布于2019-05-14 10:15:09

  继出OpenAI、被冒名诈骗以太币之后……让WiFi信号覆盖全球正式提上日程。当地时间5月12日,美国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发布多条推特剧透他的“太空撒豆子”计划:“星链”(Starlink)计划首批60颗卫星已装入“猎鹰9”火箭整流罩中,本周即将发射。马斯克说,如果周一静态点火成功,最早在当地时间周二(5月14日)就可以发射这批卫星。

  这个能堪称本年度最高大上的问董秘不?

  那么,问题来了……发射这批卫星能干啥?

  Starlink被称作马斯克又一个疯狂的计划,发射多颗低轨道卫星组成通信网络,让“WiFi信号”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这样一来,不管是北极还是赤道,人们都可以连接上互联网。

  其实针对这个项目去“夸赞”马斯克的疯狂和伟大,未免对于其他通信运营商有些太不公平。要知道SpaceX的主营业务就是放卫星,而卫星大部分的作用都是用于通信,互联网也是其中之一。看别人做多了,自然也想自己试试。马斯克做卫星互联网的伟大程度,大概跟顺丰做电商差不多。至于放卫星建立通信网络,以及想办法让全球每个角落都覆盖到网络信号这两件事,也都早有了先驱。

  按照原计划,4425颗卫星部署在地球上方1150公里至1325公里处的近地轨道,传输波段介于Ku与Ka之间;另外7518颗卫星将部署在地球上方335公里至346公里间的极低地球轨道,以V波段传输数据。SpaceX预计,这一卫星互联网项目至少将耗资100亿美元。不过,SpaceX希望“星链”计划在2025年能拥有超过4000万用户,这意味着该项目每年可带来300多亿美元收益。

  都是老中(shang)医(ren),卫星互联网有不盈利是绝对不会玩的……

  据了解,在地上信号无法触及的地方收取通信费用自然是其中之一,目前OneWeb就发射了12颗卫星,为太平洋地区的群岛提供网络服务,其客户包括旅游航线、石油公司等等。在2016年,OneWeb就靠这项服务收益近亿美元。

  那些比流量费更珍贵的东西……

  想把卫星放上天的商人们虽然疯狂,但绝不傻,卫星互联网的收益绝不仅仅是轮船上几美元一兆的流量费用。想要理解卫星互联网的意义,首先要明白两个东西:频谱和轨位。

  所谓频谱,是指电波在太空和地球之间时,会因为距离、大气层等等的关系被削弱,其中可供人类活动应用的那一段频谱是十分有限的。即使只有这一段频谱,还具有排他性,就和当年的拨号上网一样,上着网就不能打电话,想打电话就要断网。但移动通讯、电视信号等等一系列事物都需要占用频谱,可见这一资源是多么珍贵。

  而对于这种资源,各个国家之间分配的方式竟是先到先得。根据《外层空间管理》,哪个国家优先向国际电联申报,就可以获得优先使用权。于是在经历过军事备战后,美国和俄罗斯几乎占据了全世界80%的优质频段。

  虽然在后期也出台了一些调整政策,以防止拥有高科技水平的发达国家获取过多的频谱资源,但关于频谱资源的争夺还是愈演愈烈。此前我国的北斗星二代卫星系统就曾经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系统发生过频谱上的争夺。在国家内部,组织、企业之间也会产生一样的竞争关系。目前现役卫星的数量虽然还停留在四位数,但这两年太空商业开始加速发展,未来的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

  看到这里,SpaceX、Oneweb这些企业的行为就很容易理解了。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相比块八毛的通信费用,先用一项看似可行的业务占据住轨位和频段才是正经事。

  结尾彩蛋

  这么高大上的技术当然要融合区!块!链!

  非常确定的答案是,马斯克必然在未来进军区块链,他不会错过区块链的伟大时代。正如亚马逊和谷歌以及微软,已经在研究加密货币技术,也开始布局区块链。

  相信在几年之后,马斯克的特斯拉电动车、超级高铁、卫星公司,都会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